恋父情结,又称伊拉克特拉情结,指的不是“和自己父亲谈恋爱”,而是:个人针对富有男子气概的年长男性的无意识冲动。恋父情结中的“父”并不是指真正的父亲,而是指具有像父亲一般气质或特征的,比自己年长的男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叔控”。
影视经典形象《绝望主妇》中,苏珊·梅尔是一位富有魅力的女性,她从出生起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在剧中,从14岁到40岁,她最长的空窗期不超过两个月,面对那些没有“父亲特质”男生的追求,她也不拒绝,但之所以接受,是因为想脱离单身状态;而在真正能吸引到她,往往是那些成熟的男性。在他们面前,她总是显得像个小女孩。但也因过于自我而将对方的耐心耗尽。
恋父情结的行为体现
具有恋父情结的你,会对拥有“明显男性特质”的男性特别着迷,并且,你渴望从这类男性身上获得安全感。
而更让你着迷的是和对方相处过程中的“被保护感”。你会十分享受被对方保护、被当做“公主”、被捧在手心上的感觉。你盼望着对方带你一起去探索世界,似乎这会是你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在爱情中,你会很享受对方为你投来的目光。你喜欢有趣,喜欢热情洋溢的关系,而一旦对方不再关注你了或者对方因为疲惫而不再投以炙热的目光,你会十分失望和受伤。
有时你会有些任性和闹闹小脾气,故意做出一些让惹对方生气的行为。但只要哄一哄,你很快就会回到之前乖巧的状态。你希望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对方的目光重新聚焦到自己的身上。其实在不少女性的生命早期,很多的父女关系就是这样的。
此外,恋父情结可能会使你常常在不经意间对记忆中父女关系进行重复。例如,其实你已经足够优秀,但是在你的内心,你并不这么觉得,因为父亲在你小的时候往往很少给予积极评价,好像他不承认你的好,你就真的不觉得自己足够好。而只有当身边伴侣真正认同你了,你才会认同自己。
也许,你和那些能吸引你目光的男性,并不总是那么和谐,而真正促使你离开某段关系往往是因为发现自己不再被呵护。因为你的潜意识中,你是一个急切地需要有人照顾自己,把自己捧在手心的人,分手后,你会较快地结束感情的空窗期。
具有恋父情结将受何影响?
潜意识中的恋父情结,让你把定义自己是否足够好的权利移交给了自己脑海中的“父亲”形象。
你会忽略,自己一个人时到底能够迸发出多少的能量。你无法离开关系,所以在你的生命中,大多数时候你都存在于关系中。在关系中的大多数时候,如果你渴望进步,往往是为了关系、为了对方;对方说你足够好,你就会满足。
因此在你独立于关系以外时,你会感到无聊,很难发觉到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甚至觉得一个人的自己其实有些糟糕。
2. 难以建立健康的关系
恋父情结让你在感情中的状态趋向两极化,有时,你顺从乖巧,有时,你任性得有恃无恐,时间久了,对方会因为这种折腾和不稳定慢慢感到疲乏。
同时,当你将自己的感受与价值建立在“对方是否爱我”上时,在这段关系中,两个人都背负着重担。你每日在担心自己是否足够可爱,潜意识中,你会害怕对方离开,因为没有了他,你就像没有了一切保护;而对方在这段关系中倍感疲惫和压力,因为你把太多属于自己的义务(生活起居;自我价值的定义)托付给了对方。
这样的关系,并不平等健康。
恋父情结的形成原因
1. 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缺位
不论是父亲早逝,还是父亲在家中没有真正发挥社会定义上男性在家庭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当你缺乏父亲的关注、保护、夸奖时,这份匮乏和渴望会藏在你的潜意识深处,成年以后,一方面,你会有些痛恨父亲,另一方面,你又极力想要找回那份父爱,那种被保护、被认可的感觉。
2. 成长过程中未感受到父亲对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价值认同
如果父亲无法尊重女儿作为女性存在的价值,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也无法认同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例如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父亲与母亲处于不平等的关系,又或者重男轻女,女儿便难以通过父亲获得与异性平等相处的经验。
3. 集体潜意识中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不论现在的你是否承认,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人们往往会赋予男性强大、阳刚、有权力、能保护他人的正面形象,相比起来,女性在文化中的意像时常与之相反。
在这种集体潜意识的影响下,不论自己的父亲是否真的符合这样的男性特质,你还是会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女性,在感到孤独无助、需要被保护时,你需要一个能够给予自己安全感的男性守护。
- 弗洛伊德性发展阶段理论的解释 -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你的恋父情结建立在性器期。
性器期指的是幼儿的3-5岁。在幼儿的世界中,从3岁开始,儿童开始产生性别意识,他们开始理解并尝试接受社会中的性别角色概念。例如社会主流意识里,男性(父亲)应该是强壮的,能够保护他人的。
父母各自的性别特征以及父母关系,是一个人最开始理解性别的学习基地。
对于异性恋女孩来说,父亲是自己认识的第一个异性。本能地,她会想和异性结合,这是恋父情结发生的时间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