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节,依旧是阖家人团圆,跟往年一样又不一样。
相同的是身在故乡,不同的是节日氛围淡似一年。
犹记得儿时中秋,家家户户早起发面,下午开始蒸火烧,一锅甜火烧,一锅咸火烧。天刚擦黑,年少的我和姐姐就开始端着馒头筐子之类的器物,里面盛着火烧,月饼,白糖,往各个长辈家里送吃食,路上遇到小伙伴或者熟识的大人,都会响亮亮的打声招呼,心情极好。
东西送到,年长的长辈,尤其是家里有出嫁女儿的长辈往往会塞给我们一些零嘴吃,大多是糖果,有时候还会有麦片或者豆奶粉,这些东西对年幼的我们极具吸引力。
我有一个老爷,是我爸爸的三爷。他家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因为女儿多,总有女儿来送好吃的,所以我那个老奶在当时属于我比较羡慕的一个老太太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们家收拾的很整齐,而且总是好多好吃的,还有就是我那个老爷人很沉默,总是出去割草放羊,在家就是不停的收拾各种家具农具,而那个老奶则话多还比较凶。
现在脑海里还能想起她家小院的布局,农村那种老式的青砖瓦房,堂屋门口左右两侧有两排矮墙,最外面低一点,可以坐人。堂屋有三间,西间是杂物间,东间是卧室。进门客厅正前方是一张黑色的老式的高脚桌,左边是粮食墩,右边是一张铺着帛(一种用高粱杆捆成的类似竹排的东西)的小床,小时候觉得他们家堂屋有些吓人,但是因为离得近,记忆中也算常去他家玩。
她家的东西很少拿给外人吃,但是有一次中秋我去送节礼,她拿了一包冲泡麦片让我吃,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种吃食,里面的奶粉香甜,麦片酥脆,真的是世间少有的美食了。到现在虽然条件好了,各种麦片也吃了不少,可是记忆中那年中秋老奶给的那包麦片依旧排在我心中的美食榜第一。
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我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之后也都搬去了各个女儿家轮流照顾,我听父母说,后来年迈的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女儿家,很难再见一面了。再后来,他们先后去世,叔叔给老爷摔了瓦盆,继承了他家的宅基地,把老房子推了新盖之后搬了进去。现在除了逢年过节几个姑奶来走亲戚时,我那个老爷老奶他们夫妻已经很少被想起了。
时光总能带走很多东西,除了时过境迁,还有那些曾经鲜亮的过往,遗失在记忆的夹缝里,偶尔想起了写下来或许日后翻到依旧能记起来,要么就真的慢慢湮没在记忆的长河里,了无踪迹了。
最近总是想起那句人生的意义。
人来世间走一遭,总要留下些什么。普通人最能做好的,或许就是结婚生子,留下自己的血脉,教育好孩子,为人类的繁衍生息绵延不绝,做出一点积极正向的贡献吧。
笔随着思绪漂流,真的就是随笔了。
共赏一片月,月圆即团圆。
同庆中国节,他乡即故乡。
祝大家节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