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写这样的文章很无聊,太老生常谈了,但我的目的不在于创新,而是要给学生以分析问题的示范。
作死的杨修
有句话叫“不作就不会死”,这话用在杨修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身为主簿,杨修只管干好自己的文书工作就行了,曹操身边能人多得是,没有超强的文才、武功,也不必去想着能升多高的职位,可是,杨修就是不安分,偏偏逞能,“数犯曹操之忌”,最后落得斩首示众的下场。
对于杨修的逞能,《杨修之死》中的说法是“恃才放旷”,意思是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通观杨修言行,这个评价确实精辟到位,文中的七件事都与曹操有关,杨修在说话做事时丝毫没有顾忌,让曹操恶之、忌之,甚至动了“杀修之心”,等到口令事件发生,掉脑袋就是水到渠成了,所以说杨修一直是在“作”,直到把自己“作”死。
如果只是分析到这,显然还不够味,还只是很肤浅的认识,我们还要进一点探讨,杨修为什么要这样“作”呢?
首先,这是杨修的性格使然。杨修有才自是不假,但有才不是性格,“恃才放旷”才是性格。放旷到什么程度?连对他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曹操都不放在眼里。所以杨修死在曹操手里,只是迟早的事,这仍然是性格决定命运的问题。
其次,杨修之才到底只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玩点小游戏尚可游刃有余,面对大是非就会捉襟见肘了。杨修两次猜对了曹操的字谜,可见智力水平超出一般人,或者说确实比较聪明。这种聪明,只是让曹操不高兴而已,就算以后还会发生三次五次,曹操大不了找个什么机会责罚他一顿,决不会要他的脑袋。但是,第三件事就让我们见到杨修聪明中的愚蠢了——或者说是假聪明、真愚蠢,曹操为了预防身边的人暗算他,故意说会梦中杀人,并且真的实施了一次。对此,身边的人不一定心里都不明白,只是没有说破而已,而他偏要去说什么“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点破曹操心中最隐秘、最见不得人的阴暗面,杨修已经在往死路上走了。
而后面的告密、教唆、答教事件,件件都与曹操家族的核心利益有关,两个儿子已经让曹操够心烦的了,毕竟这关系于曹家以后的生存发展大计,他杨修偏又来掺和,这岂不是找死?本来,作为一个无关之人,只需要在旁边看个热闹就行了,或者干脆就不去管他,想干嘛干嘛,一边凉快凉快也很好,他却把这些事当成自己的事,表面上是帮了曹植的忙,实际上却让曹操疏远了曹植。告密事件中,更是当时就被曹丕来了个反制。可见,杨修的表现,有时连小聪明都算不上,大智慧就更别提了。
在口令事件发生后,我们发现,曹操毫不犹豫地斩了杨修,足见其对杨修厌恶、痛恨之深,只是以前的事情都不足以作为杀杨的理由,这次名正言顺,只有杀之而后快了。其实,就整个事件而言,真正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应该是夏侯惇,一是因为杨修的不良影响仅限于手下的几个军士,而夏侯惇的影响却大到了整个军队;二是因为杨修只是个主簿,夏侯惇作为军中主将,不经请示,擅作主张,才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但是,曹操却在杀了杨修后,只是佯怒要杀夏侯惇,众人一劝,立马饶了他。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曹操要杀杨修时,没见到一个人为他求情,而曹操要杀夏侯惇时,却是“众官告免”,除了两人地位、重要性的差距外,应该也和杨修爱卖弄小聪明让很多人不爽有关吧。
对于杨修之死,有人说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觉得这个评价都有些高了,因为杨修实在承受不起“聪明”二字,更别说智慧了。如果要归纳一下,杨修的问题在于,一则分不清事情的大小、轻重,二则说话做事不看对象。当他面对的是曹操、掺和的是曹家的事时,就像是一只自以为聪明的兔子,老是在老虎面前蹦蹦跳跳,甚至还捋捋虎须、摸摸虎牙、掐掐虎舌、捣捣虎目……老虎越不喜欢、越怕的事,它越去做,这已经不是聪明了,这是胆大妄为,是活腻了,是在作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