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爱和自由》

读书|《爱和自由》

作者: susie申申 | 来源:发表于2019-05-14 17:02 被阅读0次
读书|《爱和自由》

本书的作者孙瑞雪女士,是国内知名的蒙特梭利专家。“爱”和“自由”也是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提炼,爱自然不用多解释,自由就是尊重孩子的自发选择。

近日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讲到“哺育你的精神胚胎”,也提到了蒙特梭利教育和孙瑞雪女士。精神胚胎,也是蒙特梭利本人提出的概念。“精神胚胎”是指:每个孩子一出生,就已经有一个精神胚胎,成长就是这个胚胎发育的过程;精神胚胎的发育需要的养料是“感觉”;精神胚胎再发育过程中,会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它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

而感觉分三类:

第一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本体感觉;

第二类:第六感,指超出五官感知的能力,常与直觉并列再一起;

第三类:第七感,一种是指对相互连接的世界的感知力,另一种是指对时间的灵敏感觉,人的意识有基于过去的记忆,来模拟未来、分析未来的功能。

而“感觉”的理念也与本书内容高度契合。

01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完整是基本需求,当然,完整不是完美。完整包括身体的完整、心理完整、只能完整、精神完整。

安静下来是第一步,因为内心的宁静是自我的一部分。我们面对特别闹的孩子,应该给与爱、自由、耐心来帮助他们走向安静。

儿童是可以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就是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准许孩子哭,并要温和的说:没关系,你哭吧,我陪着你。如果不允许孩子哭,就是不让他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其实哭,也是一种疗愈。

02

6岁前的儿童跟不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而大人们总是把掌握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

其实,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儿童通过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这些感觉来认识事物。所以,不要剥夺孩子用嘴的品尝、手的触摸等去探索世界。

03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不依恋父母。因为他得到了爱的满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发展上。

爱孩子首先意味着不能忽视孩子。

得到充分的爱的人,不但是按事情规矩行事,也是平静的、体谅人的、想帮助大人的。

04

儿童的成长,不管是在身体上的还是思维上的,都是一个趋向独立的过程,他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

孩子尝试自己吃饭、自己穿鞋、自己剥壳,都是心智发展的需要,成人应该给与足够耐心和自由,不要剥夺他们走向独立的权力。

05

当儿童对当前事情不感兴趣时,蒙特梭利要求把握住两点:一是这种情况下不要再急需进行;二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犯了错,或者觉得他自己不懂。

儿童的自信心是建立再对自己能力的把握上。

06

儿童是从爱中决定顺从,从意志中执行顺从。他们的纪律不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喝令和压制下建立的。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收到了尊重明,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动作都是依赖于自己的断定,不守规矩就变成偶尔现象了。

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强迫儿童,只能给儿童再制造一个不诚实的品质。

儿童的顺从与否同他具备的能力有关,当儿童抗拒一件事情,可能他还不具备处理这件事情的能力。

育儿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除了要了解孩子,更多就是要给与孩子爱、自由和耐心。

相关文章

  • 读书|《爱和自由》

    本书的作者孙瑞雪女士,是国内知名的蒙特梭利专家。“爱”和“自由”也是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提炼,爱自然不用多解释,自由就...

  • 爱是等待,是理解,是宽容【读书感悟10】

    21天读书分享第10天。 继续分享一些我的读书感悟,希望我们都能在阅读里收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这本书是20...

  • 爱和自由的七条规则【读书感悟07】

    21天读书分享第7天。 继续分享一些我的读书感悟,希望我们都能在阅读里收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这本书是200...

  • 晓荷原创日记(25)作文难,难在没有自我

    晚上《爱和自由》读书分享,说起爱和自由中的自由,蒙特梭利认为自由一是行动的自由,再一个是成为自己。读至此,就想起小...

  • 爱和自由【读书感悟03】

    21天读书分享第3天,继续分享一些我的读书感悟清单,希望我们都能在阅读里收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这本书是20...

  • 【读书清单】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作者:孙瑞雪 001 学会放开手 儿童的智力发展,是从感觉训练开始的。 放手让孩子从小自己去探索,在视...

  • 【读书清单】爱和自由

    001不停吸收 一岁多左右的小孩,一学会说话,就会说许多令人惊讶的话。因为从出生到一岁左右,他 像海绵,时刻自主地...

  • 《爱和自由》读书感悟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泰戈尔 1.孩子的“精神胚胎” 在孩子一出生就指导儿童...

  • 《爱和自由》读书随笔

    这本书还是18年一位朋友推荐给我的。当时书店没有这本书,预约隔了好几天才拿到手。满心欢喜然后打开看了扉页就...

  • 晓荷原创日记(16)爱孩子,就给孩子自由

    ——《爱和自由》读后感 (感谢晶晶园长的公益读书分享,促使我坚持在线聆听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在园长老师的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爱和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he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