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书的时候看到了余光中先生的《望乡的牧神》,真美啊,有些句子。细腻的乡愁写的淡淡的,但却能读出火来,能体会到文字背后漂泊异乡的刻骨孤单与思乡之情。通感用的美极了,我喜欢这样的文章。
想来又有些遗憾,如今所谓“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的消息早已没了热度了。先生去世的日子大抵是今年上半年吧,爸爸还为此写了一首诗,而我那时却没什么感觉。
比起“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样温柔的过分的乡愁诗,是不能打动我太深的。而能让我流泪的,则是如于右任将军临终时写下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般的彻骨的遗憾与心痛。
然而今日偶然于书本上神遇1966年身在美国的余光中先生,则让我重新窥见了那过分温柔背后同样浓烈的痛。家呀!家呀!说到底,除去国的归属外,几乎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逃不过的情结便是这个家了吧。而中国人对于家的情感之浓烈,不必估计,至少也要在整个世界上排进前三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远方。要么别走,要么顺着内心最柔软的心思,什么也放弃了,只留下想陪在父母身边、留在家中的这一个念头。要么就走的远远的,最好的远到飞回来一趟都让人起煎熬的距离。否则近了,心就会抑制不住的束住脚,将整个人往家的方向拖。而身体是敌不过心的。
我是个奇怪的孩子吧。小时候是安静的、不哭的。可长大了,却变得爱哭了。凡是我放进心里的人,都能轻易左右我的情绪。另一方面成长起来的理性又会有点嫌弃爱哭鬼的自己。哥哥他们都说我一直没长大,像个小孩子。
可是,什么是成长呢?我也不清楚啊。活着的感触倒的确与日俱增。可我始终喜欢不了不喜欢的事情啊,始终认定了就要走到底,始终无法不去相信别人......就是那么多始终都会去做的事情和无法做到的事情构成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我啊!
今晚看完电影回来以后喝了一点点酒,在家一个人喝的。此刻正单曲循环着《tears and rain 》。很久没听了,但今天看的电影里的配乐出现了它,让我感觉初次听到它的时候精神上的酥麻感又回来了。
我啊,是个胆小鬼,其实害怕很多东西,比如黑暗、孤独、爱情、失去、疾病、死亡、别离、被讨厌......
但是我啊,又很积极也对未知充满期待。因为知道死亡不可避免,所以努力让自己去秉承着向死而生的态度去生活。因此我努力去让自己活的更加精彩。去学急救、去登记了器官捐献、去学很多新的技能......
我其实很讨厌自己对于很多事情的比较强的觉知力。如果可以,我宁愿自己没有这种觉知力。有时候啊,就很希望自己成为笨蛋一样的姑娘。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明白。
而我却像beast一样——因为清楚的知道有些情感过于脆碎,所以就静静的看着玫瑰凋零,静静地,仿佛接受了命运的诅咒。然而心底的不甘却又分明期待着一场春天。
但也就是那些心底的不甘——那些于我而言是爱与希望的东西,算是给了我勇气与盔甲,让我可以微笑着去面对这个世界。让我愿意成为一束光。
所以,我其实有时候形容自己现在活着的状态,会喜欢用“贪婪”这个词,尽管不太准确,但我当真是努力在调动着我的每一处感官,贪婪的品尝着这个世界呢,我是真的为自己生而为人得以有如此体验而感到无限欢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