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很多的木马程序,可能来自于成长环境,可能源于学校教育,也有可能是某本书籍、或者某个朋友的影响。
觉察并发现这些木马程序,让潜意识意识化,是终其一生都要完成的功课。
但是,越早发现他们,你会越早受益。意识到原来一直以来我这么做的背后是被这个木马程序所操控,那么至少,在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时,可能你的意识层面会一闪而过,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再有下次类似事件,你可能就会有所觉察到,噢噢这是我的木马程序,其实我未必是真的需要这么做。一切从而改变!
今天,我就这样无意间扫描到自己1.5个木马程序,从而放下了很多心结和纠结。
关系不远也不近的表弟结婚了,要在家乡办婚礼,知道日期以后,发现与娃的期末考试是撞车的,肯定去不了。但是内心一直很难熬,想了各种方法怎么样达成,是不是可以考完试马上赶过去?是不是我自己一个人去?要么找个保姆临时看一下?直到婚礼的两天前,我心里还在琢磨这个事怎么达成。
遗憾的是,就在这时,不知道是不是烤鸡烤鸭轮番上阵吃多了,开始上吐下泻全身酸痛,这才不得不彻底放下这个非要去婚礼的念头。
内心这才稍有平静。
这中间也有过思考,我这么用力的想去,到底是因为什么?结婚大概率只有一次不想错过?好像这个是最主要原因,但是后来看了他们在居住地的婚礼vlog,发现对于自己没有去成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
直到今天婚礼的预热,表哥表弟表妹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在一起,我让他们拍点照片出来“八卦”一下,之后就在群里互相打趣互动,忽然之间,一个很熟悉的内心舒适感冒了出来,我就是离不开这种小我被包含在集体中的感觉,如果大家都在而我不在的话,留给自己的是一种被遗弃被抛弃很孤单的感觉,就算有天大的障碍正当的理由无法出现,还是会有被抛弃感。
再回想其他的类似,同学聚会一概都是抱着不想错过不愿错过的心态。
领导召集开会如果我没有列席,就会坐立不安。
无论有很大兴趣还是只有一点点兴趣,只要有那么个学习机会或者与朋友结伴同往,就会心里放不下始终想去。
内心深处的害怕被抛弃感。大概源于幼年时期有过好多次被寄养在邻居朋友家几个月的经历?亦或是不得而知的三岁前?
至少,再有类似事件时,会首先问问自己,是不是被抛弃感作祟?
先查杀一遍这个木马程序,再进行决策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