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米

作者: 努力攒钱的羽蒙 | 来源:发表于2023-09-23 10:17 被阅读0次

大姑姑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她非常勤劳。

爸爸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大姑姑和她的哥是跟着奶奶嫁过来给现在的爷爷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我的大姑是非常不被重视的,家里的苦活和累活基本都是她做,上学更是不可能。

据姑姑回忆,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有一次,家里的米快没了,爷爷去和隔壁的大爷家借米,大爷说他家也没米了。下午,在隔壁二奶奶家,二爷爷顺说了一句,今天最好不要下雨,不然家里的谷子晒不干就碾不了米了。这时候大爷就扯了一下二爷的衣服说,不怕,先去我家拿两斤。而这一幕刚好被我的姑姑发现了。

后来,姑姑告诉我,也就是在那一刻,她感受到贫穷深深地

刺痛了她的自尊,她发誓,她一定要努力,不能让人看不起!

回到家,爷爷说想盖房子,她立马坚定地说:“好!”她便和爷爷一起去河里挑石头,到山上生扛椽子。她说,那个时候,年龄还小,肩膀都被磨光了皮。

第二天,咬着牙又坚持下去了,心里总有一个念头支撑着她,那就是不能让人瞧不起。

终于,房子盖起来了。家里的光景也慢慢好起来了。

而今,大姑也已经快60岁了!她的孩子也都工作了,但是,她依然很勤劳地生活着!种庄稼、养猪,平时还做点小生意。

听了她的故事,我受益良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辛劳,父辈们终其一生的梦想就是吃饱穿暖,而新一代的我们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精神品质的培养!

一味地迷茫并不一定能让生活越来越好!

执行力就是能力!

当我们看不清方向,在怨天尤人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

相关文章

  • 借米

    老年间,有两家人隔墙而居。墙西面是一个孤寡老婆婆,为人慈善勤俭。墙东面是小两口,家里的小媳妇儿当家,精明...

  • 借米

    文/根根原创 说起故乡的炊烟,总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在所有的炊烟回忆里,似乎还是小时候最深刻。那时,不管是在村子外...

  • 借米

    记得我六岁那年,有一回父母外出了,我也不记得他们是干嘛去了,总之他们消失了两天,只有我和哥哥在家。 我...

  • 借米

    元宵节过后,父亲和大哥为了我们这个家,又出外谋生去了,大姐则依旧到果林场上班,家里就剩下母亲和二姐,还有我跟弟弟了...

  • 借钻 借米

    借钻 这几天我一直在简叔这儿借钻。 感谢简叔的慷慨大方,向咱这类既买不起钻又没有多大能力赚钻而又对钻有点渴望的低端...

  •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01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借米是救济人,是为自己积...

  • 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 01 - 借米不借柴, 借衣不借鞋。...

  • 借米思考

    借米思考 文/前行者 澧州大鼓,在民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流传于红...

  • 父亲借米

    父亲住院区间,陪他聊了很多。聊到98年他与大哥借谷子的事。 初中毕业的大哥,成绩不是很理想。报了师范学校,分数只到...

  • 借米谣

    清康照年间,有进士张锻亭,官乐亭县知县。其妻甚妒,乃作《借米谣》三首,以泄真愤。为仆为犬,亦好于为妒妇之夫。为人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jx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