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米思考
文/前行者
澧州大鼓,在民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流传于红白喜事或者茶馆里,以说唱为主,用朴素,简单和接地气的语言,通俗易懂,题材广泛,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一门艺术。
邵丹艺人的巜借米》,听后潸人泪下,那哀怨唱腔,略带忧伤的话语至今萦绕在脑海,留下非同一般的记忆。
故事围绕他母亲一次借米的亲身经历展开,声声泣泪,句句铿锵,字正腔圆,唱中带说,说中有唱,抑扬顿挫,乡土乡音浓烈,故事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极富感染力!
以下文字是我在粗略复盘视频中的主要情节。
吟唱1973年家庭变故,父亲病亡,妈妈持家好艰难,母亲拖着四个孩子,自己排行老三,常常和母亲一起端着瓷盆去挨家过户向邻居借米。
这样简单背景交待,直奔主题。
一个月总有7,8天无米下锅要去借米,才能度日,家里十分困难,母亲要面对冷眼,嘲讽,欺凌,甚至遇到别人关门,放狗驱逐,还有这样辱骂的:你妈那个巴子,你不缺脚,不少腿,只晓得借,借,人家又不欠你的。母亲唯唯诺诺,忙赔上卑微的笑脸,受尽屈辱的母亲还得赶往下家。
坚持不敢懈怠,告别邻居刚走不远,母亲看到别人家的饮烟,看看自家孩子哭丧的脸,想到家中还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嗷嗷待哺,还在睡摇窝的孩子,母亲擦干眼泪,又硬著头皮只得继续往下家赶。
情绪低落到了谷底,失望中又伴着希望。
也是最后一站,生产队保管员家,当敲开保管员家是一位好心善良的大姐,也是经常借米给她家的人,这位大姐不等他母亲开口,米就装进盆子里了,并说道,“你不用还,等今后儿女大了,再一起还,你还就还,怎么要多还,你借了还,还了借,你不嫌烦,我嫌烦”还关心到,“妹子你还年轻,何不找一个男人嫁了共度难关?”他母亲回答到“第一我没有多还,第二我也想改嫁,可是我拖着四个孩子大的大小的小,谁愿意来吃这个苦呢,往火坑里跳,我只有朝儿女看”。
句句在理,步步紧扣,把剧情推向高潮。
借米回到家中,他又围着母亲团团转,私下问母亲,我明知看你给别人多还,借别人一平升米,为何要满满乘上一尖升米呢?母亲答道,“借米是人家看得起,哪里有多的米,一把米来一把汗,别人能借给你的是温暖,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孩子们也没失尊严”。
巧妙安排,交待了借米多还的来龙去脉。
米借回来后,四碗米饭,一碗稀饭三碗干,孩子们读书不能吃稀饭,吃了容易消化挨饿,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一泡尿功夫就没了,简单这一句,可见母亲的无私的奉献。
米借来后怎么吃的作了交待,廖廖几句,衬托出母亲无私。
儿女们在长大,个个走出了贫穷的大山,儿女有了钱把母亲接到身边,尽享清福,但母亲一看到稀饭就反胃作呕,都是喝稀饭惹得祸,母亲头发斑白,一天天变老,母亲老了城里住不习惯,又想家,念家。
儿女长大,母亲变老的状况的轻描附唱。
回到老家,这是生命的摇篮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一句儿女在外,对儿女们的思念,从来没有离开母亲的视线,回来,再回来,再回家看看。嘶力呐喊,嗄然而止,让人泪奔涟涟。
现在母亲反过头来需要儿女的照顾和爱,于情于理常回家看看。
艺人邵丹用亲身经历,把母亲借米的一段小事,刻画得淋漓尽致,用生动语言表达了过去生活的艰辛和社会人情冷暖,还原了七十年代,缺衣少食的日子,塑造了一位不会在命运面前低头,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故事之所以感人,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很容易产生共鸣,多多少少有些家庭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只是不愿提及罢了。
他的母亲历尽苦难,她的善良,无私,对儿女百般的爱,仅用几十分钟,把母亲借米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经过艺人加工处理,用口语表述得恰当好处,用发生在身边的生活小事呈现,特别觉得真实可信,尽管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没说一句爱字,但她用行动证明了浓浓的爱意,把一个宽厚,淳朴,心地善良,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农村妇女,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便是母亲的伟大!他的母亲只不过是千千万万母亲的缩影。人间自有真情在,要相信世上是有好心人的,要相信苦尽会甘来。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一,虽然一粒米来一把汗的艰苦日子已经过去,但是要珍惜现在来自不易的美好生活。二,尽孝不能等,要对吃苦受累,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的父母,赶紧去尽自已的一份孝道。三,要感恩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心存感念不要忘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澧州大鼓这种喜闻乐见,脍炙人口艺术形式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何加以保护和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引起关注和重视的时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