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温暖的人一般来说内心都比较敏感、脆弱,渴望他人的认同,他们在遇到困境时往往更需要外界的理解。

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成长在母亲非常强势的家庭环境的孩子,他的母亲对他的要求从来都是要坚强!要出类拔萃!不能有一点软弱!他尝试与母亲沟通交流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遇到的困难,他的母亲通常都是这样回答他:谁没有压力?有压力是好事,人就是要在压力中成长,没有压力那就表示你也就废了,遇到事情首先要想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自己是不是不够努力?这样类似的话语。这个孩子本来就是内向的性格,负面情绪在心里长久地积压无法发泄。幸好他有个小嗜好,吃橘子口味的蛋糕,每当吃这个蛋糕的时候他都能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惬意,橘子蛋糕也许就是他的救赎吧。

可有一天他下班回家打开冰箱后,发现他昨天买的橘子蛋糕不见了,他问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不耐烦地说:蛋糕我扔了,又不是小孩子了,吃什么蛋糕?一个大男人还喜欢吃甜食!他听后没有说话,径直回了房间,当天晚上就跳楼自杀了。看客们可以说他脆弱,为了一块蛋糕跳楼自杀不值得。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有人左右逢源,也有人沉默寡言;有人出生在罗马,也有人出生做牛马;有人性格刚强,也有人多愁善感,理解与包容才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相互理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么如何安慰一个敏感的,需要温暖的人?要分三步走:听、说、做。听,就是要听他倾述,倾述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我们要静静地听他说完,不要打断,更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他身上。等他说完了,我们再接着说,也就是安慰,一般寻求安慰的人,并不想听你讲大道理,他只需要认同,他需要一个人的认同来强化他刚才所表达的情绪或观点,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去长篇累牍地分析厉害,而是要站在他的角度慢慢地引导他走出负面情绪。比如:你的朋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找你诉苦,你可以先表达你的感同身受,因为你遇到了比他还要困难的事,让他觉得你比他还要惨,通过这个与他形成共鸣,等他情绪发泄完了,然后再慢慢地引导他如何克服困难。最后就是做,如果是真朋友或者家人,在安慰完之后,可以力所能及地通过一些助力,帮助他战胜困难,从而达到帮人帮到底的效果,形成闭环,也为自己种下一个善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