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外看,找准方向。也要向内看。尽量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做那些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事。”
01
—
高考结束了,更让人头痛的事情马上要开始了--填报志愿。
如果说考试还仅仅是对考生的知识考察,那么填报志愿就是对整个家庭的认知考验了。
昨天,就有一位同事来找我:
“有个事想请教你,我看你现在的工作跟人工智能有关,我儿子想报考这个方面的专业,你能帮我分析分析,四年后找工作会好找吗?”
这个问题,我哪回答得了!
因为我也不知道,四年后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人才是稀缺还是会饱和?工作前景会如何?
所以,我索性不直接回应,而是反问了几个问题,帮她来打开思路:
“你儿子的长处是什么?基于这个长处,想好未来要做什么了吗?,想干的工作与想要报考的专业相关吗?”
这次轮到我同事答不上来了。因为她原先的逻辑仅仅是停留在外部大环境上,先找到一个上升的行业,挤进去了再说。至于小孩自己有什么优势 ,做什么能匹配这个优势,应该是没想过。
但周期规律告诉我们,根本没有一直能保持上升的行业,任何领域都是伴随着形势的发展呈现周期性的起起伏伏。
所以,除了要关注外部大环境,还要想办法剖析一下自己,分析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想清楚自己做什么工作能发挥出优势,尽量两者都能考虑到。
当然,如果某一个专业已经衰败,或者肉眼可见的正在走向衰败,那么,即使自己的优势在这里,也不能把自己都“押宝”在上面。因为,如果方向错了,那么发挥优势和勤奋努力就都是白费功夫了。
02
—
关于自我剖析,我认真地思考过,还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比如,我分析过我的长处是“遇事理性”。
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事物发展的逻辑,这是我处事的原则。
在遇到重大问题时,能理智战胜情绪,是动脑而不是动心。
所以,我推崇,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脑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而且,我喜欢一步一步想办法把事情理清楚,并且多问几个为什么,让自己能接触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反之,我也认为,如果自己都无法保持理性,自乱了阵脚,那么即使别人想帮我,也帮不了。
然后,基于对自己长处的理解,我把我的“未来”定位成“知识工作者”。
这样就能发挥出我思考严谨、思考深入的优势。
比如,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能深入分析用户的问题与麻烦,找出他们的目的,挖掘出真正的需求,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又比如,我负责的项目,不是简单地交付完成就结束了,我更是能验证是否对运营效率产生了提升,是否真正给客户带来了价值。
还比如,我开始尝试用我的文字,公开输出我的思考理念与做事方法论,我希望,哪怕只有一点零星的碎片,它也能产生价值,能被更多的人接纳!
所以,我的体会是:
一旦发现了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能发挥优势的事情,我就更可能愿意深入钻研下去。
而且,我会比别人更早地发现这个领域的做事规律,也能更深刻地运用这些规律。
03
—
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总是会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那是因为,在成功的道路上,顺应外界趋势并找准方向,是决定性因素。
也只有方向对了,努力才会有价值。
否则目标在左,方向靠右,再努力也是白费。
另外,我们也要向内看。
分析清楚自己的处境,对自己形成深刻的认识,尽量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做那些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事。
这样内外结合,就形成了自己真正的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