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作者: AUSKING黄东启 | 来源:发表于2024-03-06 05:06 被阅读0次

《小窗幽记》作者陈继儒,号眉公,生于明末清初。他高雅超脱,博学多通,一生著述颇多。

透过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拿得起、放得下、抛得开、收得拢的豁达心胸和无尘境界,其真知酌见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于今时今世仍有借鉴价值,尤其是关于修身正心的见解最值得我们品读。

《小窗幽记》以观世间荣辱、品人生苦乐为主线,以文辞优美、意蕴高雅为特点,是一本修身处世的格言书。

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书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其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

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中国最传统、最具影响力的为人处世的经典之一,与《围炉夜话》《菜根谭》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 必至寡情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

“情到深处情转薄”,一方面是因为情甚苦,一方面是因为情爱难久。情是一种执着,因此不得必苦;情又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念,因此掌握甚难,再加上生命短暂,环境多变,见人不见心,见心不见人

能由情爱之中得到短暂欢乐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无常迅速,至亲至爱也敌不过生死的摧残。所以,多情之人在备尝捉弄之后,多半要远离情感,而变得寡情了。

任性并非放肆,而是返观本性而顺随之。人性在未受外界诱惑之前,原是天真淳朴,自由快乐的。

然而,因为种种物欲名利的牵连,知识的分割,很容易便会受到蒙蔽。但这种天性并未失去,在人摆脱物累,忘却尘劳时,又会炯然呈现。因此,率性而为的人仍不失人的本性,而放肆于美酒声色的人,却恋物而迷失了本性。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捡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恬静寡欲的人,必定为豪华奢侈的人所怀疑。谨慎而检点的人,必定被行为放肆的人所嫉恨。一个人到了穷途末路,我们应看他当初的本心如何。一切功成行就的人,我们要看他以后要怎么继续下去。

过惯豪华奢侈生活的人,并不相信有人能过淡泊的生活,认为甘于淡泊是沽名钓誉,非出于本心。

吃惯肉的人决不知菜根的香甜,所以他们不免要加以怀疑。行为放肆的人,常要忌恨那些言行谨慎的人,因为这些人使他不能自在,使得他的放肆有了对照,而令人大起反感。

事实上,检饰的人不过是在自我约束,而放肆的人则不能忍受自己的放肆,所以才要忌恨谨慎的人。

一个人会走到穷途末路,要回溯到他最初的发心,和整个过程中用心的转变。有许多原本成功的人,后来失败了,就是在成功之后用心有了转变,或是最初发心时便已埋下失败的种籽。

一件事情的历久不衰与一个人的成功,无非是行其可行而不倒行逆施,加上长久的努力不懈。

若是最初心意便不正确,或是成功后改变原有的精勤,那么,即使一时成功,也无法持久,终将走到事穷势蹙的地步。得意不可忘形,上至峰顶还要顺路下至山谷,才不至于困在山顶,跌得鼻青脸肿。

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美丑并无一定的标准,要看个人的喜好而定。如果对事物美丑太过挑剔,则世上没有几件事是我们能够接受。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善恶美丑原是相对的,如果执着于自己所相信的美,而不能接受整个世界的本有现象,那便是“与物不契”。

相同地,贤愚之分也是如此,孔子教人不分愚贤不肖,倘若只接受贤者,而摒弃愚者,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者愈愚了吗?

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贤者?尚贤弃愚,难怪要与大多数人不亲了。处世应当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所谓心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而外表浑厚,则是悉数接纳,使贤而骄者谦之,愚而卑者明之,各获其利。

就像阳光之化育万物,既照园中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两者皆欣欣向荣,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伏久者,飞必高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伏藏甚久的事物,一旦显露出来,必定飞黄腾达;太早开发的事物,往往也会很快的结束。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准则,在长久的潜伏下,已将内涵历练得充实饱满,一旦表现出来,必定充沛淋漓,而能“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如果没有这些长久的潜伏,又何能“飞必高”呢?

开先者,谢独早。”也是很合理的,因为太早开发,各方面无法配合,自然很快就竭尽力量而凋萎。“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因为太早开发,不到中年便都成了平庸的人。

倒是那些年轻默默无闻的人,在岁月中不断储备实力,而终成了晚成的大器。生命之经验和宝藏的开发也是如此,就像一罐酒一样,愈陈愈香,要让它在岁月中酝酿、成熟,才会是一罐好酒。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

天要降祸给一个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福分使他起骄慢之心,目的要看他是否懂得承受的道理。天要降福给一个人,必定先降下一些祸事来使他引起警觉,主要是看他有无自救的本领。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又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天道尚且如此,何况人事。得微福而骄慢,骄慢便是祸根,福本不厚,又以骄慢削之,可见不堪受福,惟有降祸了。

骄慢非但天不降福,人也不助其福,因为人人皆厌恶之人。天宠既失,人和又无,微福必无法维持长久。福尽祸来,不堪受福,又何堪受祸?若得微福而不骄,即使是祸来,心也不惊。受福不骄,受祸不苦,是深明福祸之道,只有不为外物动心的人才能做到。

欲降福而先降祸,是天之善意。不明祸何能降福?一旦福去祸来,又岂能消受得了?先以微祸儆之,若能救助,即使是他日祸来,也能如此救助。

达人处祸不忧,居福不骄,知福祸在于一己所为,天意虽然不测,总之若能自救,心则常保泰然。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小窗幽记》极具内秀,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通过读书我们领悟到,做人要淡泊宁静,处事要安详涵容,工作要积极有序,生活要乐观豁达

当我们置身喧嚣浮华的世界却依然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当我们面对世间种种诱惑而心湖不泛起一丝涟漪,当我们平和审视生命的历程而不在意获得与失去,当我们能够做到辛勤耕耘不问收获地默默奉献,那么,我们的人生就进入了一种臻于完美的境地。

相关文章

  • 《小窗幽记》精华摘要

    《小窗幽记》精华 >>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出自《小窗幽记•灵》。意思是:志向要高大光辉,情趣却要淡泊。 >> ...

  • 朋友圈万能语录

    朋友圈万能语录:做人要聪敏,而非聪敏自误;要淡泊,而非淡泊无志;要深沉,而非深沉莫测;要善良,而非善良可欺;要静思...

  •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我虽淡泊却也无志,虽宁静却也不志远

  • 心语钩沉

    《心语钩沉》,经典好句子摘抄。持续更新中 |传统智慧,博大精深| 志要高,意要大,心要平,身子要低。苦极生志,乐极...

  • 《莫之仙体》.诫子书(私人订制)

    陈明华嘱书,周志荣惠存 尺寸.180*100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

  • 沁园春•淡泊尘华

    【沁园春•淡泊尘华】 仲春时光,熙阳三月,水碧蒹葭。 蝶蜂翩跹舞,桃源环佩, 湖烟野水,丛棘黄花。 曲径幽篁,氤氲...

  • 诗韵

    作者欧阳和华 《荷 花》 中月花期印浮水, 满枝蔓草淡泊容。 莲天碧韵无穷志, 绿映清幽尽笑红。 多念梦回如盏里...

  • 你去西藏吗

    何谓“志趣相投”?志,意也,心之所向。趣,兴也,情之所愉。志是做事的目的,趣是做事...

  • 《菜根谭》摘抄(六)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 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将来之非。 气象要高矿,而不可疏狂。 心思要缜缄,而不可琐屑。 趣...

  • 2018-08-15

    秋趣农家 青丝攀架上,绿叶掩秋华。 待瓜藤蔓做,小趣落农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qj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