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自小成长环境与众不同:爸爸十分疼爱她,但爸爸又十分严苛残暴地对待妈妈。小时候的沉默与躲闪,是苏青处于懵懂与恐惧时的反应。待她逐渐长大,明白些事理后,她再次见到妈妈被爸爸暴打,苏青毅然站出来,阻止责骂爸爸的残暴无礼。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爸爸的本性始终不改,他不仅打妈妈,还酗酒无礼取闹……整个童年到长大成人过程,苏青过得并不开心。生活于她而言沉闷无聊,她无法解除妈妈的痛苦,只能用眼泪洗刷心里的怨恨。
对爸爸的怨恨甚至是成为了仇恨,苏青的心路历程,是了无生趣而又备受折磨与痛苦的。这一切的根源,全拜她那个畜牲不如的爸爸所赐。很难想像,已摆脱封建伦理纲常思想统治数十年的现代社会,依然还会有这种备受压迫之事发生。细细想来,妈妈的隐忍与沉默,正是出于伟大的母爱。妈妈十分看重爸爸对女儿的疼爱,情愿牺牲自己的幸福,也要保女儿好好成长。
是呀,爸爸是真疼女儿的。即便是妈妈已去,肖姨娶进门,爸爸的爱依旧不变。在苏青看来,这些是多么的虚伪和冷漠无情啊!最爱她的那个妈妈走了,被爸爸虐待了一辈子,带着伤病离开了这个世界。苏青永远无法原谅这个爸爸!
文章通过苏青丰富的心理活动描写,一步步展示了爸爸和妈妈的家庭矛盾中,苏青恐惧与愤懑的形象。她的怨恨自小积聚,长大了已生根发芽无法拔除。以致于谈了几年的男友,她也害怕婚姻的后果,这些阴影是父亲带给她的。可见家庭教育里,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结什么果子由父母的教育来决定。只有积极乐观、正确理情的家庭教育,才是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入梦的文章,向来取材于现实生活,寓意深刻又不失哲理性。她的文一如既往的给人警示与教育意义,犹如勇士居高呐喊高呼,令人醍醐灌顶,耸然动容。我想读文不单单品其文笔,赏其情节,更重要的是内含的主旨精神,能给人一种向上、向善的动力,这便是获益匪浅了。此文正是具有这样的收获,支持入梦佳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