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读《源泉》| 原来我不过是二手货

读《源泉》| 原来我不过是二手货

作者: 熊猫小哭包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11:23 被阅读0次
    《源泉》安·兰德

    春节前,朋友推荐了安·兰德的小说《源泉》说是特别适合在小长假窝在被窝里看。其实,我通常对外文小说的兴趣不是很大,感觉那种“翻译体”的小说看起来实在是乏味得很。可能是因为这次春节需要在无网络的环境下生活一周多的时间,我竟然开始看得津津有味,有点欲罢不能的感觉。

    当我读到彼得·吉丁在读托黑给他介绍的洛伊丝·库克的书时,我忍不住想要嘲笑自己。我其实也曾这样过啊,亦或者说我现在在读《源泉》本身时也可能有这样的心态吧。看着读不懂书,很吃力地看完了便以为“自己对抽象、深奥和理想的理解得到了提高”。这一切突然让我觉得十分的讽刺。

    小说,我才看了不到一半。可是,总有一种感觉一直萦绕在我的全身。这是一种郁郁寡欢的,淡淡的,又像是惆怅的东西。它和些许的快乐或者是满足掺杂在一起。我其实并不知道,这种感觉是来自于我正在读这本书,还是因为我置身在春节这样一个容易让人滋生焦虑的传统节日。我反复在心里默默地思索着,当我不说话的时候,当我表面在迎合“大人们”的时候,但是我始终无法分辨这种感觉究竟是什么。在和家人散步的时候,他们谈论着亲戚朋友的琐碎的消息,普遍是关于他们的工作,家庭,婚姻,子女的,时而喜笑颜开,时而故作神秘。在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的同时,似乎也是对自己这辈子多么成功的一种赞美。

    我有时候默默地听着,有时候也按捺不住好奇去附和,去问。但是,我内心总有两个人在拷问我,霍德华·洛克和彼得·吉丁。

    我从来都知道,要做洛克这样的人需要才华,拥有常人所不及的执着。但是我并不是这样的人,但是我又不屑于成为彼得那样的人。那样的谨小慎微,没有安全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自己的活着。但是最终,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知道,我应该将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但是我的视线却始终离不开我的家人,这么若即若离地徘徊。我清楚地知道,足够地金钱能让我得到更大的自由。但是,这种抗争让我觉得很累,为什么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去获得自由。可是,你要让问我除了自由你还想要什么,我又什么都说不出来。我觉得很痛苦,为什么在家人面前要展现真实的自己是件这么毁灭性的一件事情呢?为什么我不能被理解,只能去讨好,去迎合呢?
    我内心里有种恐惧感,有种空虚感。害怕失去,害怕别人对我失望,但是似乎又让我觉得我自己并没有力量去抓住什么,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彼得·吉丁吗?讽刺的是,我还没有他成功。

    从回家到现在,我知道我内心是有满足和快乐的,因为看到家人的那种爱和满足。但是,为什么这些快乐和满足,总是伴随着另一些让人痛苦的撕裂感呢?我想应该是看到父母逐渐老去的面容,亦或是当他们在对我提到他们在婚姻上对我的各种期待和要求时,我知道他们可能永远也不会被满足了,即便这些愿望在他们看来,我是如此轻而易举就能满足他们。而我也不得不去想象,那个时候他们该有多么痛苦,多么愤怒,多么歇斯底里。但是有时候,我也很愤怒,我生气问自己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理所当然地对我提出那些要求,践踏我的尊严,操控我的人生呢?凭什么呢?如果我要反抗的话,我害怕的究竟是什么呢?所以我也时常问自己,做自己就是这么痛苦吗?就是要付出那么多的代价吗?我最终可以被理解吗?《源泉》似乎回答了我的疑问。

    答案是肯定的。既然选择了这样一条路,那么可能意味着这辈子已经站在了要和那些人对立的位置。彼此的存在对双方来说已经是一种攻击了,这样的不同,是不允许相互理解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而一旦执着的选择了这条路,攻击和痛苦是持续的,是一个可能会持续一辈子的坚持。因为你知道,你和他们都是不同的。

    所以我可以理解那种满足中的痛苦来自于哪里了。对于自己的亲人,我始终还是无法做到像洛克那样,我仍然期望着他们能够理解我,理解真正的我,并且爱我。但是,他们始终是自说自话的,讲着他们的期许他们的愿望。似乎没人愿意听,我想要什么,我在想什么。

    我想我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又太过于贪婪或者自私了吧。但是,当有一天我真正放下我对他们的期望的时候,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源泉》| 原来我不过是二手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vl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