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事都有成本。
2、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3、情况发生变化时,成本也会改变。
课后思考:
中国工人有两个选择,要么制造袜子,要么制造飞机。制造袜子的成本,是放弃了的飞机;制造飞机的成本,是放弃了的袜子。请问,对于中国工人来讲,究竟是制造袜子的成本高,还是制造飞机的成本高?
看情况而定。如果消费者对于袜子的需求高(如物资贫乏时期),生产袜子能够带来的回报更高,则应该制造袜子,此时制造飞机的成本高。如果消费者对于飞机的需求高(如社会发达时),生产飞机能够带来的回报更高,则应该制造飞机,制造袜子的成本高。
我从采石场的例子中学到了什么?
1、反侵权问题。
2、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中间人——企业其实是对市场进行预测,将东西生产出来卖给我们,预测对了就赚钱,预测错了就亏钱。企业的原材料费用、生产费用、管理费、运输费、税费等费用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承担。
3、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4、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情况发生变化时,每个选项的回报不同,导致每个选项的成本也发生了变化。
5、我们所做的决策多是基于现在的成本,更好的决策则是考虑到每个选项未来的成本,这样会得到更大的收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