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九紫蓝-过年的仪式感去哪儿了

二九紫蓝-过年的仪式感去哪儿了

作者: 二九紫蓝 | 来源:发表于2019-02-03 14:16 被阅读0次

    过年是共享劳动成果

    我从小不操心过年,于过年除了穿衣吃饭放炮并没有什么感触。然年岁渐长,父母又处处依赖我,凡事都问计于我,于是今年我开始着手着过年的活计。

    年前的活动就一个字,“买”。天天和母亲上街上转转,把计划要买的买好,再随便转转,买些正好遇上又称心合意的东西。慢慢的该买的都买齐了,能买的都买了回来,不该买的当然也都买回来了。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买办停当,昨日今日就开始撸起袖子干活儿了:我和爸爸打扫,贴对联,挂灯,妈妈做饺子馅,炖肉,炸肉……看着满院子满家的红灯笼、红福字、红对联、红年画、红灯串、红肉块、还有门上车上衣服上的红布条,心里漾着半月以来的计划准备,一股约莫知道但从所未有年味儿升腾起来。父母越来越怀念他们小时候的年景,我也努力做好家里的主心骨,一家三口忙忙碌碌,过属于我们共同努力准备而成的年。年就是共同准备一个仪式,共同享受一家人的劳动成果。

    过年的仪式感在礼仪规矩里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经典《诗经·鄘风·相鼠》中对无仪、无止、无礼作了严重的否定。《礼记》记载了夏、 商、周三代特别是周王朝的典章制度以及冠、 婚、 丧、 祭、 燕、 射、 朝聘等礼仪, 也杂有汉代初期的礼仪制度。传统伦理教育里都秉着一条铁律,那就是规矩。

    规矩贯穿中国千年文明。现在过年我们已经没有了很多规矩。当然于传统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我想起读过的一些杂书像《浮生六记》等有一些过年情景的描写。

    《今生今世》是我在学校时写的一些文字获奖,奖励给我的三本书之一,以下是其中描写以前过年的一段场景。

    虽然如此,汉唐以来盛时的礼乐,人世的慷慨繁华,民间亦还是奉行。每年过年必赶市办年货,家家杀鸡,有的还宰猪杀羊,又必舂年糕裹粽子。十二月廿三送灶君菩萨上天,除夕在檐头祭天地,祭天地要放爆竹。又堂前拜家堂菩萨,又供养灶君菩萨从天上回任,旧的菩萨画像送上天时焚化了,现在贴上新的,也是木版印的王者之像,旁边两行字: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祭毕分岁,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把邻人也你拉我请。小孩袋里都装满瓜子花生炒豆番薯乾,还有压岁钱。堂前高烧红烛,挂起祖宗的画像,陈列祭品,一家人守岁。堂前及灶间及楼上楼下房间皆四门大开,灯烛点得明晃晃,床脚下及风车稻桶里都撒上一撮炒米花年糕丝番薯片,把锄头犁耙扫帚畚箕都平放休息,因为它们这一年里也都辛苦了。铜钱银子的债是讨到除夕亥时为止,但这一天便债主亦要客客气气,因凡百要吉利,不可说不好的话。
    除夕守岁到子字初,送了旧岁,迎了新岁,才关门熄灯烛,上楼就寝,关门时放三响大爆竹。正月初一起来开门亦放三响,中国是虽乡村里,亦有如帝京里的爆竹散入千门万户,而如此繁华亦仍能是清冷冷的喜悦。
    正月初一家家堂前挂的祖宗的画像,爷爷都是蓝色朝衣红缨帽,胸前绣的白鹤,娘娘都是凤冠霞帔,红袍宝带锦裙,也绣的白鹤,冠服亦不知是什麽品级,面貌亦少有个性。我小时爬上椅子看八仙桌上的供品,听母亲说爷爷娘娘要骂了,我就又爬下来。我常时把爷爷娘娘看得很久,心里很喜爱一,又见我母亲穿了新衣裳坐在堂前,也如同画像,只觉得天下世界什麽事情也没有发生。
    我小时惦记着正月初一早起,及至醒来,天已大亮,新年新岁早已在楼下堂前了。我来不及奔下楼梯,只见父亲母亲与哥哥们都在吃汤圆与年糕,我洗过脸,开口先吃糖茶。正月初一惟早餐举火,中饭夜饭皆吃隔年饭,肴馔亦都是除夕已做好的。仿佛祭供之品,人亦成了仙佛。我向长辈拜了年,就在堂前玩,把压岁钱问母亲换成大清钱,用红头绳编成一串,佩在腰间像一把剑,又围拢来作宝带。堂前堂哥哥推牌九,嫂嫂姊姊都来押,小孩则在地上簸铜钱。桥下祠堂里顶热闹,有七八张赌桌,不知哪里来的人人都身上忽然有了银毫铜元,掷骰子押牌九。我转转又转到母亲身边,母亲却和小婶婶只在堂前清坐说话儿,每年正月初一我皆不知要怎样才好,只觉爱惜之不尽。而傍晚又家家例须早睡,因昨夜是除夕守了岁之故。放了关门爆竹上床 ,我见瓦椽与窗隙还有亮光,心里好不怅然。这一天竟是没有起讫的,过得草草,像宋人词里的“挂枫前草草杯”。

    当然,规矩不是繁文缛节。

    《礼记》有言:

    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令告民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耟.具田器.
    命乐师大合吹而罢.
    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
    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乃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之牺牲.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飨.乃命同姓之邦.共寝庙之刍豢.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

    从农业和传统来看,过年也是一场祭祀和计农的盛典。传承经典,让我们的传统不在流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九紫蓝-过年的仪式感去哪儿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vy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