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是大学生太闲的缘故吧,同学聚会上免不了听他们在抱怨生活,说自己太过于迷茫。在我们这个20出头的大学时光,不该是最无忧无虑的吗?
今天老友找我聊天哭的稀里哗啦,我开始还以为是生活琐事,结果是在未来路上钻牛角尖。挂掉电话,我试图从记忆中找寻老友的问题所在。
老友是个特别拼的女孩,趁着空闲时间在大城市医院提前适应工作生活,实习刚刚告一段落,她就天天总结规划,最近几天,考研的想法却开始摇摆不定,一个人想的几近崩溃,这才跟我聊起她的经历。
在朋友眼里,老友性格开朗,活泼可爱,也只有我们亲近的人才知道她过于敏感,喜欢跟自己较真,关键是对自己期望值高于能力,最后总是把自己折磨的筋疲力尽。
在我看来,她比我聪明,初中天天混日子成绩也都一直在我之上,高中前期甚是,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人家丝毫不碰其他辅导资料依旧可以稳住班级前十的位置。
高三那年,我俩为了不被宿舍熄灯时间约束,在校外合租。有一次,她严肃的对我说,不能只稳住班级前列的名次了,要称霸理科班。从那天开始,晚自习结束后她都会抱着书回宿舍,甚至比我熬的都晚。那时的我着实是担心她的,毕竟她和我不一样,我看书她玩耍,这是前五年都没变过的事情,也因为我天生愚笨,即便全力以赴也只能和吊儿郎当的她打成平手。她的拼命在我看来是一种反常,一种受了刺激逼迫自己改变多年学习习惯的做法,明显看出她很疲惫。现实就是,高三那年,老友成绩直线下滑,她更着急,依旧死命熬夜,最后把身体给整垮了。那时的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道理呀?
本可以冲重点的老友第一年落了榜,心高气傲不服输的她选择了复读,第二年压力更大,用她不甚熟练的拼劲勉强走了二本学校。我想说,方法比时间更重要。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相对应的收获,有些时候,想改变是好的,改变自己多年的习惯和方法未必能够在短时找到适应的最佳状态。那时候她就是给自己压力太大了。有压力有动力,可是压力多的让自己烦闷就是一种负担,还不如轻轻松松的过下去。
我天生属于平庸之辈,很少去想那些天花乱坠的未来。我的老友恰恰和我相反,她从高三开始就开始活在自己构想的未来里。她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一年下来又是学生会的部长又是社团的领导,大二开始就信誓旦旦的说要考研,连学校都有意向。如今到了关键的大三反而乱了阵脚。不是没有规划,是因为计划的太完美才会高枕无忧。不是没有方向,是坚定方向太早才会误入歧途。
我们每个人不是圣人,不能够所有的事都能顺心顺意,给生活留有改变的空隙。学生末期,静下心来找准方向就不再犹豫,努力向目标努力就够了。任何事都不会有完美的一面,过于清闲会乱了心绪,给自己过大的压力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适当的减压活动与学习计划合理结合才能取得更为出色的成效。
想太多会累,而且未来不一定就会按照记忆来构造,追求高目标是强者的必备,我们要了解目标的含义,它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而存在的。如果目标的树立给自己带来的是负面的提升,那只能说明不适合。有些人,螺旋提升才是自己最适合的路。不适合自己的楼梯反而会成为努力路上的阻力。只是看起来很拼搏,其实做的都是无用功甚至是负工。
二十岁的我们,再也不能完全依赖爸妈走他们给我们规划好的道路,我们需要培养锻炼自己的能力,需要为自己规划。同时,可以参考别人的经验。20岁,迷茫吗,短暂的迷茫就对了,迷茫中带着思考,思考中隐藏着成长。这就是生活。
下一步,如何走,不管怎样走,往前走走吧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7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