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宋词我最喜欢谁的作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南唐后主李煜。
如果接着问,那么多大词家,苏东坡、李清照、陆游……为什么最喜欢李煜。
我想说,就是喜欢,喜欢往往不需要理由。当然,这后面的确有个小情结,李煜祖籍江苏徐州,是我的老乡。
当然,知道李煜祖籍徐州是喜欢他作品以后的事,只是感到更亲切罢了,并不是喜欢的主要理由。还是看作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写尽了亡国之君的千古之愁,谁不震撼感叹。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我这个老乡是个大文化人,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在政治上毫无建树,和另一个老乡汉高祖刘邦没法比。被北宋灭国成了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获誉为“词圣”、“千古词帝”,作品千古流传。
现在街头一些娱乐场所常常冠名“天上人间”,大概出自李煜的词。其实,天上人间,真不是什么好寓意。不是不懂,就是刻意断章,独取其吉祥之意。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的这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基调低沉悲怆,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