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到深度工作?做到两条原则
文/七妈
今天主要学习了深度工作的两条准则。
01工作要深入
因为在我们进入深度工作时,要面对两大难题:(1)注意力会受到一些事物的影响,比如说刷抖音刷朋友圈,(2)注意力和肌肉一样会被不断消耗,用久了会疲劳。
针对这两大难题,我书中介绍了6种进入深度工作的策略:
第一,选定适合自己的深度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完全并且或者最小化浮浅职责,尽量为深度工作争取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说完全切断与外界世界的联系;
双峰哲学:荣格就是典型代表,将时间分块,小石屋用于深度工作,小石屋之外的时间用于咨询、讲课,而且两者还可以相互促进转化;
节奏哲学:深度工作转化成日常习惯,比如每天坚持在固定时间进行深度的工作。这种方式更适用于职场人员;
新闻记者哲学:随时可以插入深度工作,这种哲学对职工要求较高,像记者一样随时都能够将事实写成稿件;
第二:养成习惯。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会对人产生影响。”
很多杰出人物都有自己的习惯,比如说达尔文每天工作结束后会去散步,深入思考工作中的难题。
养成习惯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要找一个不容易被打扰的环境;要设置具体的规则和程序;要做一些支持性的工作。
第三:要有大手笔。比如说花了大价钱报的学习班,因为投入的成本较大,所以会更加努力学习,达到较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投入较大成本,会把目标始终放在心里有些不完整的位置。
第四:不要独自工作。深度工作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与世隔绝,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协作,激发创意与想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果。
第五:严格执行计划。尽量把关注点放到重要事情上,增加时间,定量统计成果,实例反馈机制和奖惩措施。
第六:“图”安逸。注意力像肌肉,用久了会疲惫,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要及时补充恢复。
02拥抱无聊,克服分心
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做到下面四个方面:
(1)我们要坚持不断的专注:预先计划好我们使用网络的时间,并安排一个网络休息日,与自己欲望作斗争,训练自己专注力。
(2)像罗斯福一样工作:找出优先任务并估算时间,安排高强度深度工作时间,循序渐进的增加工作时长,让大脑适应。
(3)有成果的冥想。身体劳作心是空闲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难题上进行冥想。
(4)运用形象化的记忆。大脑擅长记住场景。
03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任何学习的内容,如何才能内化,成为我们的习惯?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借助于《刻意练习》这本书提到的一些原理: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我要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每天至少深度工作一小时;
2具有专注的练习状态:排除所有干扰的因素,比如手机,进入状态;
3练习包括反馈:可以自己反思自己的状态,并做出反馈;
4需要走出舒适区: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长,任务难度等。
有目标,出发,然后抵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