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历史上造假的那些事儿,米芾造假烧真迹,乾隆被骗有功德

历史上造假的那些事儿,米芾造假烧真迹,乾隆被骗有功德

作者: 穆人王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11:03 被阅读0次

提起造假这件事,现在的人没有不深恶痛绝的。

历史上造假的那些事儿,米芾造假烧真迹,乾隆被骗有功德

我们现在身边儿穿的、用的、再到学历、票房和流量造假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假这个事在中国古代肯定没有现代人造假技术这么高,但是在几个领域里边儿古人的造假技术可是登峰造极,书画领域尤甚。

有些古代书画造假,我们今天用科学手段都很难去还原,中国古代书画造假的方法由浅入深有多少种呢?

第一种造假方法的称为一揭成双。这种方法严格意义上不能算造假只能叫投机,因为通过这种方法所得的书画作品,他不是假的,都是真品。这种方法是把一副书画作品给他它揭开,以揭两层的最多,故称一揭成双。

为什么这书画能够揭开呢?这得从书画采用的宣纸结构说起。中国古人最开始创作书画作品时用的是绢帛就是丝绸之类的,可是绢帛有两个缺点,一是太贵,二是不容易保存。后来人们就制造出宣纸来代替绢帛,宣纸的制作工艺很特殊不能一次成型,因为一次成型会造成薄厚不均,对书画作品的着色会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做成极薄的一层,然后一层一层往上叠加,最后压成稍微有厚度的宣纸。一般的宣纸有两三层,好一点儿的有四五层。

这宣纸有多少层就能揭开多少层,由于宣纸的吸墨性很好,所以在创作书画的时候,几乎每层都可以浸透笔墨,这就让奸商找到了商机,这书画真迹到他们手里必须要揭层。

有良心的一揭成双,黑一点儿的就接它个四层五层,有多少层就揭多少层,可是揭层越多笔墨越淡,所以奸商们的就会在墨迹清淡之处着墨填补上去,然后在这个纸的背面儿再压几层宣纸来增加厚度,这样就和原来一样了,如果新墨的颜色很明显的话,就用熏旧的方式做旧使他变暗,最后就会真假难辨,当然按价值来说得越上边那层越值钱。

第一层第二层是最值钱的。第二层透过来的墨跟原作的相差无几,仅需在缺墨的地方填补一下,再加上印章就天衣无缝了。

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各有一幅赵之谦画的牡丹图,这两幅画花一模一样。经过鉴定,沈阳故宫的牡丹图是一揭成双的第二层,这两幅画都是原作,只不过是一上一下。

这种揭两层的方法有风险,揭不好的话,可能把原作都给毁了,弄巧成拙,因此这一揭成双的技法必须得是极其专业的人才能这么干!

第二种方法就属于非常典型的造假了,但是由于造假的人不同定性也不同,这就很有意思了。

历史上造假的那些事儿,米芾造假烧真迹,乾隆被骗有功德

这种方法叫临摹。这种造假技术最初仅是个人爱好而不是为钱。只是为了能以假乱真,获得众人好评,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古代擅长临摹的人很多,有一些人还因此成了书画大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米芾,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这几个人名气很大!米芾的临摹功夫特别深,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天米芾的一个朋友找他,这个朋友是做书画生意的,他知道米芾痴迷于书画,特别喜欢旧物件儿,就带了一幅唐代大画家戴嵩画的牛(韩干马,戴嵩牛这都特别有名)就和米芾说你要喜欢的话,我就卖给你,米芾是大家非常识货,一看就是真迹,拿着这画爱不释手啊,摸来摸去的,但是没有掏钱买的意思,他朋友一看,估计米芾这阵儿囊中羞涩,就打这算把这画带走。

不曾想,这米芾突然开口说,你给我点时间容我凑凑钱,你把画先放我这儿,我再仔细看看,五天以后你再来,如果我凑好了钱,这画我就留下,把钱给你,如果我不留这画,那就是我没凑好钱,你把画带走。米芾这么一说,他们这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况且米芾那时候也是大家有这信用,他朋友就把画留下,走了。

五天之后米芾这朋友再次登门,米芾说:你这画我看了好几天,真是好,但是价太高了,我买不起,说话时候神情让人觉得挺惋惜,于是米芾就把画摊开了让朋友看,说你看好了,这可是你留在我这的那幅画,我完璧归赵了哦,他那朋友一看,没错,就把画拿走了。

但是,第二天早晨他这朋友又来找米芾了,他朋友一见到米芾就说对不起啊,我这眼拙,昨天拿错了,把你临摹的本子给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米芾一听哈哈大笑,说哎呀兄弟,你不来找我,我一定也会去找你的,你拿走了我临摹的本子我心里特别高兴,说明我画的这画足可以假乱真,你都看不出来!但我有一件事想问你,你是怎么发现的呢?朋友说这你就不懂了,戴嵩牛的真迹里牛眼睛里头有一个模糊的牧童影子,而你的这个画里没有。米芾一听就很感慨,说道:我观察不够细,学艺不精啊。

当画家如果要是观察力不行,是做不了顶级画家的。因此米芾认为自己没有看到那牛眼睛里牧童的影子,就觉得挺难堪。于是他朋友赶紧说,我每天跟字画打交道,我这见识只在你之上,不在你之下,我居然也看走眼了,这说明你这临摹的技艺确实高超,要不是我知道牛眼睛这块儿的秘密,恐怕这辈子都不知道你画的是假的。

米芾听完之后心花怒放,心里非常满足的就把那幅真画取出来交给了他朋友。米芾当时醉心于这种事,不是想贪这个画,他就是一种虚荣心,想显摆显摆能耐。

但是到后来,米芾由开玩笑就变成动真格的了,他经常向好友的借阅晋唐的古本,然后好好端详揣摩之后,就把临摹的本儿归还原主人而把真迹就据为己有了。

现在世面上能见到的二王的一些作品不一定是真迹,多数是米芾的仿制品,那这些真迹呢去哪儿了呢?

据说米芾死之前的一把火把真迹烧了给他殉葬了,这事儿米芾做得就很缺德。苏东坡曾经这样评价米芾,说他:“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意思说这米芾收藏的一些书画都不是正道来的,但是他也佩服米芾是真有本事,真有智慧。从中可以得知,米芾在收藏字画的时候确实是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此外,也能看出当时人们对米芾干这种事儿的态度,这种以假乱真的行为也不是那种非常不耻的,甚至还有人赞美,他说他举止不能与世俯仰,意思就说他的行为很个性,很独特啊,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

为什么当时的人对书画造假不像现在的人那么深恶痛绝,我想最大原因就是米芾只是个人喜好,他过分地方就在于它想把真迹据为己有,但并没有拿去卖钱,不是商业行为。

临摹一旦变成商业行为,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谈到商业性临摹,中国古代有个大名鼎鼎的苏州骗,什么是苏州骗?

明代万历年间到清朝嘉庆年间的苏州地区,市面上流出了大量假的字画,这些假货统称苏州骗,当是的苏州,有很多的造假集团做的多是唐宋元时期的名家作品,造假这些人相当有本事,几天时间就能画出一幅画,足可以假乱真,连名款也能弄个惟妙惟肖,甚至还能造出大名家的题跋来,技术非常高超,是个集团式的造假团体,这里边有做纸的、有模仿题跋的、做印章款的、画假画的、还有专业的裱糊匠,需要五六道工序合成一幅假画,苏州骗当时就已经实现了这种集约化操作,和我们今天看到的书画造假非常像,尽管如此,苏州骗搞的书画卖不上大价钱,因为当时真正懂的人,他不会买这个。

买的最多的人就是一些不懂装懂,附庸风雅,他们也知道这是临摹的本子,也不想花大价钱,所以买回去就是为了充面子,因此苏州骗造假的产值的不是很高。

这种临摹造假的人其实也不能称之为奸商,因为在卖之前就明确告诉你这是假货,买不买的你自己决定,真正的奸商的是明明给你看的是真的,卖给你的却是假的。

到元明清三代真正的奸商就出现了,元朝有个画家画了幅桃花山鸟,这幅桃花山鸟流传到清朝的时候被一个姓吴的人收藏了。当时喜欢这幅画的人,不止他一人还有一个挺有钱的官员也非常想得到,不过却被这姓吴的先下手给买走了,所以这个官员的感到非常的惋惜,寝食难安,经常到的卖画的装裱店里找同道中人诉苦,后悔没早点儿下手,放出话说你们谁认识这姓吴的,跟他说说能不能把这画让出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装裱店的老板从中就发现商机了,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骗局,这个拥有桃花山鸟图的主人一直是这个装裱店的常客,有一天,这个店老板的请这个姓吴的人到店里,说咱俩聊聊关于书画装裱的事儿,聊着聊着店老板就说您收藏的那幅桃花山鸟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以我的经验这种元代的画本收藏一久就会发生浆退纸皱的现象(俗称缩水),这多可惜,要不你拿来我给你修补修补,姓吴的画主人一听,有道理,就把这画找出来,店老板一看这画就皱眉头,说这画得赶紧修复,要不过一阵儿再皱了画儿上的一些图案就会被损坏。

这画的主人挺实在,也没起疑心,说这画你带走给修复吧,店老板拿到这画以后马上找高人照原作临摹了一幅,临摹这人也是高手,绘画技术相当精湛,看上去跟原作一模一样,店老板就把临摹好的画和真迹都拿到店里,他把这真画挂在墙上,等着那个有钱的官员上钩,没过两天这个官员的果然来了。

他一看这桃花山鸟怎么画挂在墙上了,开始以为是个临摹的,可仔细一看惊呆了,居然是个真的,这官员也是个内行。他就问店老板这是怎么回事儿,这画不是被人给收去了吗,店老板说,收藏这画的人家里出了点儿事儿,需要钱应急要把这画卖了。

这官员一听还有这好事儿,马上说我我买我买我买,店老板说光说不练哪行啊,这画可值老钱了,咱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个官员二话不说转身回家就拿钱去。

装裱店老板一看这官员走了,马上从墙上把真迹摘下来,把临摹的赝品贴到原处。这官员取了钱把钱交给了店老板,这店老板把这画摘下来装到一个锦缎盒子里,这官员高兴的手舞足蹈接过来盒子当个宝贝似的回家了。这个官员前脚刚走,店老板就把这原作真迹送还给了姓吴的画主人。

这官员拿到画回家之后突然就接到了一个公务,忙活了两天,才有功夫打开看看画。开盒子的时候可激动了,等到他再仔细一看,傻眼了!原先这画挂墙上的时候,他一看是真迹在店里买来便没仔细瞧,想当然了。这回再仔细一看,他是个行家啊,这画是地地道道假画,给他气得,火冒三丈的去找装裱店退货去,结果到那一看人去楼空。

这店老板用这次骗的银子完全够他后半生衣食无忧了,所以他在卖画的当晚连夜收拾家当带着银子跑路了,最终这官员只能吃这么一个哑巴亏。

这吃哑巴亏的官员,虽然被骗了,但好在及时醒悟,真正可悲的是被骗了还一直蒙在鼓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称书画专家,英名一世的乾隆皇帝!按理说乾隆也是个行家啊,而且还是皇帝,怎么会被骗呢?

那是因为他收到的假画不完全是造假,而是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部分造假?这画就是非常有名的《富春山居图》。

历史上造假的那些事儿,米芾造假烧真迹,乾隆被骗有功德

《富春山居图》这幅画,那可是传世之宝,公元1347年元朝四家之首的著名画家黄公望来到富春江,他被眼的前风景所折服,跟他同行是位得道高僧无用,无用禅师建议他把风景记录下来,因此黄公望在当地的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作品创作了3年才完成,当时黄公望的画已名满天下,这无用禅师怕别人来巧取豪夺去,就求黄公望在卷末处写明这画是送给他的,明确归属,因此第一个收藏这幅画的主人是无用禅师。

之后100年当中这画的命运也没有什么典籍记载,直到明朝被明四大家之一的沈周得到,从这开始,这幅画就命途多舛,沈周对这幅画非常痴迷,他在画卷上的做了很多的题跋,在他收藏不久之后,这画被他朋友的儿子给偷走变卖了,从此这画就流落江湖了。

直到明末被书画大家董其昌买下来才得片刻安慰,董其昌也像沈周一样,在画上做了些题跋,他把这画作为人间宝物悉心收藏,董其昌到晚年的时候,由于岁数太大,一想,这画也别一直窝在我手里,就把《富春山居图》以高价地卖给了宜兴一位收藏家吴之琚。吴之琚死之前把这画了传给了自己儿子吴问清。吴问清是个死心眼儿,对这画特别着迷,他死之前做了个糊涂决定,要把这画烧了给自己殉葬,就跟当年米芾似的,幸亏他侄子明事理,用很快的速度把扔到火盆儿里画又捞了出来。

但是,捞是捞出来了,却把《富春山居图》起首一段儿给烧毁了,并且给烧断成了一大一小两段,自此这小段被称作剩山图,大段被称作无用诗卷,就是提款送给无用禅师那段叫无用诗卷。

乾隆时期,对《富春山居图》早有耳闻的乾隆皇帝,就想得得到这件宝贝,于是以重金向天下征召此画,乾隆十年(1745年)有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召入宫了,乾隆见到之后反复鉴赏琢磨,认定这幅就是黄公望的真迹。

从此之后就跟着了魔似的,经常在宫中展阅这幅画,有时候外出巡游还随身携带,每次观赏就在上边儿写两笔,乾隆就有这毛病,天下的一些珍奇书画基本没逃过他的提字,乾隆提字提的遍地都是,有时候提的还很垃圾,所以这一年下来《富春山居图》长卷的空白处留下了满满当当的几十处诗文,连画当中山间的缝隙他都没放过。

就在乾隆收藏这画儿一年多以后,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宫了,乾隆仔细一看心虚了,新进宫的《富春山居图》无论从笔意还是题跋,都比之前那幅要高明。但他心里已经认定第一幅是真迹,要让皇上改口,金口玉牙的怎么好意思,所以他一口咬定,第二幅《富春山居图》是赝品,但这画也确实好,值得收藏!

乾隆在书画方面儿也是个行家,怎么就看走眼了呢?

其实,这幅画不完全是造价。第一造假者把富春山居图真本上董其昌的题跋割下来移花接木的拼贴在伪造的画卷上,这是个关键证据。第二他把黄公望给无用的提款换成另一叫子明的人,提的款是:“子明隐君,将归钱塘,需画山居景,图此为别,大痴道人公望,至元戊寅秋”。

这个提款他有来历,乾隆一考证,这子明和黄公望是同一时期画家,和黄公望非常有交情,此外,他对董其昌的题跋进行确认,确实是真的,这些在他看来也是铁证,因此当第二幅画出现之前,他就认定第一幅是真迹,其实第一副画是假的。

尽管乾隆被骗的故事有些可悲,但是正因为他认定了第一幅画是真品,因此第二幅他对外说是赝品的那幅,也就不好意思在上面乱提字,反而这幅真迹逃过了乾隆多达54次题跋的命运,这也让人感到欣慰。

如今,这幅《富春山居图》的真迹前半卷剩山图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诗卷收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乾隆的子明卷虽然是假的,但因有乾隆的题跋,有了很大的历史价值。

《富春山居图》的真迹躲过了乾隆54次的题跋,这也算是古代诸多次造假当中为数不多有功德的一件事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上造假的那些事儿,米芾造假烧真迹,乾隆被骗有功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ww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