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6 | 由公文写作,带来的一点思考

作者: 灵思域动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2:03 被阅读7次

    如果今天有一个报告必须要写出来,你会不会写?如果今天没有写作计划,你会不会写?

    这是今天我问自己的两个问题。因为今天忙疯了。明天单位要开年度工作会,快到下班时,领导叫我写一篇上级领导来讲话的稿子。二话不说,准备加班。二个多小时的埋头苦干,一篇几千字的讲话稿完成了。

    关闭文档,打开简书的网页,我陷入了另一个世界,却发现进入不了。

    得知又要写一个报告时,为什么没那么难挨?仔细想了想,是因为自己平时大量处理公文时,会把有关的文件、报告、领导讲话稿都保留起来,单位的重点工作会列出时间表,时间清晰,在写的时候,一目了然,很快可以下笔。

    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写作,却总是为了确定一个主题,为搜索素材而头疼不已,跟公文写作时的状态有很大区别。

    公文写作与自主写作,虽然写作的目的、文体、文种有不同,但也有相通的地方。结合平时公文写作的经验,自己自主写作时的困难就显而易见了。

    一是阅读量不够。每天大量地被动阅读公文,把套路摸清,格式弄通,保持政治正确,紧张上级决策部署,见多了也会写了。大量阅读起到了很大作用。而自己在日更这段时间,忙于工作,读书的时间少了,基本上要半个月才能读完一本书,平时也只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刷刷简书短文,这样的零碎输入其实起不了什么作用。马上要放春节长假了,打算春节期间好好补充一下精神粮食,至少读3-4本书。

    二是好文有,但是没做拆文。刷短文最多只是在别人的文章中临时寻找一些灵感,如果没有及时把当时的想法记下来,事后将别人好的文章作一个深度分析,学习别人的写作逻辑、结构、观点,那也就仅限于:嗯,这篇文章不错。然后自己还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拆文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别人写作的好方法,粗略一读,不一定能够发现作者深藏在文章中的逻辑结构、修辞手法以及素材的运用。通过拆文,甚至还可以在他人文章的基础上启发自己,如果是自己来写,会怎样写这个主题。

    三是素材收集还没有达到量级。之前有做素材的收集整理。如果是阅读纸书,我会做摘抄; 如果是用手机或kindle阅读,会复制粘贴到印象笔记,或者拍照。但是今天整理了一下印象笔记里的资料,发觉收集的素材太少了,金句也不多,细分类没有,手机的相册和微信收藏的文章还有大量没有整理到云笔记里。平时素材积极做的不够,当然在写的时候会捉襟见肘。打算在春节放假期间,将手机、kindle、印象笔记里的素材好好做一个全盘整理,重新建文件夹进行分类。

    写公文,就是文件读的多,留的素材多,写的时候参考上级文件套路,方法就是这些。同样,在自主写作的时候,道理是相通的,阅读多、素材多、写的多,长期练习下来,写作水平相信会有提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16 | 由公文写作,带来的一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xh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