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

作者: 洛河雨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21:49 被阅读0次

      浮生若梦,梦或可以浮生,但人不可一生浮。

      川外冬风渐缓,远处草色灰中隐藏丝绿,雨后的空气寒冷中泛着一丝清爽又夹杂着一丝草木腐烂经水浸泡后的味道。毗卢川,是这条小河的名字。在佛家里是指毗卢遮那佛,为佛法三身中的法身,即中道之理体也,佛的本体即是法性,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寂光净土象征了世间宇宙的一切法。毗卢遮那佛在中文中便是众所周知的大日如来佛。这条河竟有如此具有佛理意味的名字,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千年以前,这里曾是一方佛土,禅声不绝,信者云集,受此影响连这河的称呼也带上了佛性。或许,也可能只是一个巧合。但其究竟为何,至今已不可考究。至今,唯有这河,静默千古,遍历沧桑,不急,不缓,不息。

      时间是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东西,不论人们有没有认识到它的伟大,它早已承载了人类的一切。从成长到发展,繁荣到衰弱;从一个动的生命体在时间中演绎着、体会着生命所带来的精彩与不确定,以天地为纸,时间为墨,己身化笔,不停地勾勒着一个又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故事,最后又回归时间的怀抱。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人类如此聪慧,早已明知时间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明白了,看淡来却不定看透。苏子夜游赤壁,见江水滚滚,明月悬空不禁生出叹惋“哀吾生之须臾,羡天地之无穷”;时间不可抗拒,拿起后,慢慢学着放下。好在浮生百年,白云苍狗,有幸领略这世界的波澜壮阔,体会这其中的精彩纷呈,足矣。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但人就是很矛盾的复杂体,既有明知不可为而不为的睿智,也有虽千万人,自往矣的气魄。而正是在这种矛盾交错中,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在河岸边漫步,湿冷的水汽让人一阵清凉。不知道是生命太过习以为常还是变得麻木,只有在快被繁琐的尘埃掩埋殆尽时才会睁开浑浊的眼重新看见生命的力量。那种质朴,厚重,沉甸甸的。千年前,佛陀在此传道,高僧普度众生。禅意穿过重重时空至今,似乎还在诉说着相与缘。一只蝉的尸体静静地躺在这里,夏生秋亡,周而复始。四季轮回无情的忽略了它,若天地间有冥冥之音,其中的响亮清唱一定有它们。若天地间有既定的主宰,它又在想什么,看什么,是否会注意到一只蝉(知了,下等同)短暂生命的奏乐?

      时间是公平的,可分配到每一个生命上却又显得如此无情。人类不到百年,可树木却可以存活上百年乃至上千年。谁又会注意到一只生命短暂,不知春秋的蝉呢?公平,在看到世界不同生命的轨迹后,你会发现它很狭隘。它仅仅只适用于我们人类,甚至我们所以为的对其它生命的公平也是充满武断的。我们不知道其它生命体的真正需要,甚至在人类内部也无法保证针对人类自身的公平又何谈对其它生命呢?

      我们,对这个世界,所知甚少!庄子把生命的思考物化,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对生命的探索永无尽头,这里面不知创造了多少美丽的故事。释迦牟尼对生命的思考从此世延伸到来世,身体是舟,灵魂才是主导。在前世今生来世中不停前行。看吧,在人类的思考中生命也变得富有哲学性与艺术性。

      浮生百年,清醒时光不到半百,白云苍狗,岁月流转。我常常想假若这人生真的是一场梦,在梦里谁是客?梦醒后谁是我?若生命是一场旅途,身体果真是舟,那灵魂在时光的前行中又邂逅了多少风景,到过些什么地方?浮生若梦,愿这梦能长一些,愿梦里山高水长,四季轮回,星辰流转,奔腾不息。愿梦醒后,我与梦皆无憾,皆有笑颜。如此,方不负这浮生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若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yu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