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开始,早上没事就在喜马拉雅上听《红楼》。夏天忙着其他事就把听小说给搁置了,前几日打开喜马拉雅,主页竟然还是停在吉劭居播讲的《红楼梦》。
少时读红楼,从大观园里的繁华富贵,闺中嬉闹,到呼啦啦大厦倾倒后落了片白茫茫真干净。叹惋荣华富贵如过往烟云,而宝黛的情窦初开,生离死别的爱情让人牵肠挂肚。那时有一个片段记忆深刻。宝玉从宁国府看戏回来,去梨香院看望宝钗。谁知黛玉也紧跟其后去看宝钗,走进房间,看到宝玉便笑叹自己来的不巧。因宝钗笑问这话怎么讲时,说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说罢,又怕别人误会自己在吃醋,而后黛玉连忙解释:“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岂不是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这一问一答,无心有心都无妨,却让我记住了这话的道理。
13岁的孩子早早就不喜欢过于热闹,隐隐地觉察出热闹之后的落寞。与其短暂的快乐如潮水般涌起退落,不如湖水般一平如镜的淡淡忧伤。少不更事便喜欢享受孤独,更是喜欢黛玉的智慧与倔强。
时至今日,再来听《红楼》,想到自己的林林总总,原来它竟在影响到我之后的岁月。那么,成长中读过的那些刻骨铭心的书,已经在不经意间深入灵魂,渗入我人生的点点滴滴,造就了现在的我。
再读红楼,我关注的是整部小说的谋局,以及从未关注过的小人物们。一部红楼读出不同的人生,主角有主角的放肆和谨慎,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伎俩和心酸。多愁善感,尖酸刻薄也罢,八面玲珑、机关算尽也罢,都是不同的人应对不同的人生态度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