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首诗出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歌《自由与爱情》。
《自由与爱情》创作背景:
1846年9月,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一位漂亮的女郎——森德莱.尤丽娅。两人一见钟情,但他们的恋情遭到了女方家长的强烈反对。
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爱更加炽热,这同时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在半年的时间里他就创作出了《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等情诗。
这些情诗深深打动了尤丽娅,她最终冲破了父亲与家庭的桎梏,一年后嫁给了裴多菲。
不幸的是,裴多菲在爱情与自由之间毅然的选择了“自由”。1849年他参与了与俄奥联军的浴血奋战,年仅26岁的裴多菲下落不明,留下了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儿子。诗人像他诗歌中写的那样,为了“自由”而献身在了战场。
经过将近两个世纪,重读这首诗,有更深的人性、哲学、宗教的理解。
生命是可贵的,它是客观的、维持生物延绵不断;爱情是生命的催化剂、润滑油、保护神;而自由使得笼统的世界更清晰、更可爱、更丰富多彩、更有个性、更有创新、更质感和层次、更立体而真实,从而更令人向往。
一个君皇,珍惜生命、重视血脉的继承和香灯的继后,而对配偶一点爱情都没有,只是奉旨成婚,任务式的交配,他可能动物不如,很可能演变为暴君。
一个君皇,他重视生命、迷恋声色、热衷缠绵爱情,他可能是一个悠游寡断的君主,只适合在太平盛世看守,不适合在乱世中把控。
如果一个君皇,既重视生命、乐于一时做爱的快感,快感过后又能全身而退,还原个性、恢复自我、该干啥干啥,那他是一代明君,既适于守业更适于开拓。
突发的、狡猾的、令人类刻骨铭心的可恶的新冠病毒,它考验着人类每一个人,包括君皇与黎民、总统与公民。
重视生命放弃爱情与自由?
珍惜生命、留恋爱情、渴望自由?
不惜生命、割舍爱情、勇敢拥抱自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东方西方,在新冠病毒肆虐下姿态万千。
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大变局?!
以下附上一己之见、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新冠病毒感染,目前它的危害相当于流感、或似乎不及流感?!
中国新疆近期感染的新冠病毒病例,据报道基本上全部没有症状,而我们熟悉的流感患者必有发热等症状,而且一般比较明显。
照此推理新冠病毒只不过是大号、中号、甚至是小号的流感?!全世界的抗疫方针、策略、措施是否过度了?
过犹不及啊!?
君不见目前欧美各国都爆发了不同规模烈度的示威游行,强烈要求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
诸君如何看?!
——2020.10.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