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有几种说法,有说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始于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时期。而在中国古代文献上又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是汉字的最初状态。古书上还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由此可见,汉字起源还无定论。
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是比较公认的说法,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随之形成一门学问,即:“书法”,被后人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一门艺术供人欣赏。
无论是欧体的端庄峻峭,还是颜体的庙堂之气,亦或是赵体的端庄朴实、又流畅婉丽,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草书在狂乱中更觉优美,犹笔墨跳动于纸端。
今天欣赏一幅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书法作品《箧中贴》。
《箧中帖》又称《致景文隰(xí)公阁下尺牍》《天机笔妙帖》。
米芾是“宋四家”当中最具“艺术性”的一位,天资聪慧,尤好书画,颇具狂怪的性格,受性格使然,他的书法也在狂怪中独树一帜。
《箧中帖》是米芾的中年之作,箧(qiè),小箱子之意。因为收藏文玩字画是米芾的一大嗜好,这个帖子其实就是米芾写给景文隰公的短信,意思是想用自己手中的一幅《怀素帖》和一个研山(一种山形的砚台),与之交换相应的藏品。谁知一时的兴起,竟成就了一幅绝世精品,流传于世,被人争宠。
在与朋友聊起时一语以概之,米芾的这幅字:以率直本真的情感呈现出书写节奏的律动,结构前倾后仰、左侧右倚,用墨枯湿浓淡相间,运笔节奏时疾时缓,笔触灵动、妩媚,通篇率意洒脱、极富变化、美不胜收。
开篇第一行“南宫天机笔妙”六字,为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所题。《箧中帖》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64370/9eb324fd5afe7511.jpg)
帖原文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组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併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洛下。
译文
我这小箱子中的怀素帖,怎么样?它是长安李玮收藏的物件,王起部和薛道祖一看见它,就很惊讶地说:这是李玮还给黄莘的那件。我在任道家中购买了一年,扬州送了一百多樽酒。其他就不用说了。这个贴您也曾经见过,就这些。现在就马上呈送给您,研山那件明天再归还,希望您回话。我磕头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