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今天启示录
上个月底,由于热身不当,拉伸腿部时,把右髋关节韧带拉伤了。本来伤情也不重,想着停跑休息一个星期,应该也就恢复好了。结果次一周跑了一次,隔日后右髋关节高抬时有些轻微疼痛,因为走路是不痛的,所以我判断不是关节受伤,而是韧带拉伤。这件事导致这半个月来我都没能去跑。前天看恢复的不错了,尝试做了30个徒手深蹲,检查一下是否完全恢复了。结果次日又出现了比 上次轻微的疼痛,看来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个结果有点让我抓狂。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表面上看,问题原因是热身不当导致的韧带拉伤。在回顾发生变故前的情绪与感受时,我发现问题源自我的内心:由于频繁的加班,我内心渴望一次跑步的机会;由于频繁加班,我又渴望这一晚早点回去陪孩子,于是在热身这件事上,我追求快速高效,希望快点完成、早点进入跑步环节。
我的错误行为源于2个假设:
1.热身时间是可以压缩的,快速完成预定次数的预定动作就完成了热身;
2.拉伸小腿肌肉和大腿肌肉的几个特定动作才是有效的热身。
对这件事进行的反思,让我发现我其实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1)热身是不可压缩的,但是热身的方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非要压压腿拉拉筋,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去迫使自己做一些貌似理应去做的程序,反而可能因为内心的不平衡造成行动上的反向结果。
(2)遵从身体和内心的第一反应,如果那一天不想拉筋,那就直接跑,从快走或慢速跑开始,以此作为热身,再加速至正常的跑步速度。
(3)正确有效是身体锻炼的根本原则,正确是指锻炼的动作和流程尽量避免了意外伤病,有效是指锻炼的动作和流程能对身体健康起到很高的效用。“正确有效”这个根本原则,在我们遇到外部压力的时候,尤其要坚持,并第一时间进入我们的意识。
正是由于伤病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锻炼,才凸显出正确有效的原则是那么的重要,这是我从这件事上得到的教益。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