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雨雪天气停课,晚上孩子就想扣下我的手机,我就给他了。
孩子扣完睡觉了,我打开手机的时候发现孩子没有切换账号,本来准备切换成我的账号呢,一个闪念出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看看孩子的消费记录。
结果这一看不打紧,看到孩子游戏充值金额还不小,太令人发指了!
我火冒三丈,又急又气又恨,一怒孩子,咋还充值?!孩子不争气!二怒自己,我都这么努力了,孩子还心理匮乏,这得补到啥时候?!三怒爱人,这货天天弄啥类,老不听我的终于造成这样的恶果!
攻击爱人。我得截图,算好账找爱人!吵他一顿,都是他的错!深更半夜地发给爱人,爱人什么反应?他最多说一句:“那你说咋办?”除了夫妻怼一架也解决不了啥问题。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不就是这样,妈妈发现孩子有问题犯错误了,立刻马上找同样不懂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爸爸一商量,咱孩儿就这么养了,所以出问题是必然的。埋怨爱人此路不通。
攻击孩子。把孩子叫起来!以前也这么干过,不把这事儿说清楚,休想睡觉!即使是睡着了也得给老娘起来,老实交代!似乎回到多年前的场景,孩子惊恐地一脸懵地看着我。此刻要是这么干了,孩子多半会暴怒,埋怨我乱翻手机,母子大吵一架,破坏亲子关系,孩子扭头可能充得更多。这也不能干。
攻击自己。别人的情绪咋像天生都很稳定,不费力气和各种情绪和谐共生;而我总是感受这么强烈,要花好多的力气与情绪相处,但往往对情绪的管理还远不如那些“天生情绪稳定的人”。都是我不好。我为啥这么努力,孩子还要这样?不公平。各种情愫交织在一起。
出离的愤怒导致我心慌气短,后背发麻。
我感受到了身体的不适反应,长出了一口气,平缓地呼吸了几次。
孩子十来个月大约在这一项上花了一千多。我生气的点还有一个,公婆在老家一个月500都花不完,这小子充个游戏装备能花一千多,这一千多放在20年前是我三年中专的生活费,放在30年前就是我们农村一个家庭全年的收入。
我这么去比,合理吗?不合理。
在我去细看账目的时候,又发现两个细节。孩子充值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明显减少;之前充值没告诉我,是偷充的,今天不是查账就不知道,但是这两个月买皮肤有跟我说。
孩子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今天若借此吵一架,孩子问起来我咋知道的?我咋说?说我偷看手机知道的?我都不应该看孩子的手机。看了就要像傻子一样,不揭掉孩子的遮羞布。
想想十几年养的孩子,心理匮乏向外求能一下子都好吗?不可能。孩子平时跟我的聊天中也还透露出一些信息,渴求外在的东西。
我是失败的妈妈吗?不能这么给自己定性。至于情绪不稳定,我不正在努力调整吗?人跟人比气死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情绪不稳定还没觉醒觉察、还不学习的家长比,我是不是也算一个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妈妈?
爱人也是尽力配合了。这事儿可以找爱人聊,但不是这半夜三更,爱人出差不在家的时候聊。找个时机跟爱人再好好聊聊家庭的现状。
孩子这一块,缺啥补啥。孩子还是一直在求认可求认同。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去高要求严控制。庆幸孩子也在改进,也在进步。
此时孩子那边正呼呼大睡,而我这边电闪雷鸣到风平浪静。
我即没去喊孩子,也没去找爱人,默默地切换到自己的账号。
也许,这也是我的进步吧。
成长日记:
跟闺密聊了聊更清晰了。
跟闺密说孩子病了一个多月了,躯体化症状了?也不对呀,人家是躯体化症状不上学,他这没耽误上学。闺密笑说:“别用心理学搁这对号入座,有病治病,医生不行就换个……”真对。啥事都经不起个胡思乱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