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眼中能看到五彩斑斓的色彩,是因为眼睛能区分出不同波长的光加以识别。而光波实际上也是一种能量,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光也是同时以粒子的形式存在的。杏野虫就是一种能够捕捉光的粒子,吃掉它的波长用以提供自身能量的生物。
杏野虫实际上是一种微生物,通常附着在植物的叶子上,因为以银杏最为其偏爱,故名杏野。具科学家考证,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最早观测到的一种微生物现象。在古书《尔雅》中就有记载,曰:“食色杏野”,意思是杏野虫是以吃掉颜色为生的。后世谬传为“食色性也”,强行解释为饮食和性爱是人类本性,实际上是曲解。其实色个字在古代并没有情爱的意思,而只是指单纯的颜色或者看见,比如佛家说的“色见”、“色相”、“色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
杏野虫在阳光明媚、气温和暖的春夏之际,吃掉不多的颜色就能够维持生存,然而北方的冬季树叶飘落,空气寒冷,白雪皑皑,杏野虫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只能陷入冬眠。所以秋天的时候,它会拼命摄入能量,增项储备,我们所说的金秋时节,层林尽染,正是因为杏野虫吃掉了树叶里的绿色。
其实杏野虫不非要寄生在树叶上,他终归还是以吃掉颜色为生的,所以其他物体上也会寄生,只不过不像树叶那样环境适宜罢了。不信你拿上一张红纸,放在窗台上晒上一夏天,大概率会掉色的,这就是杏野虫寄生在了上边。
喜欢阳光,喜欢温暖,以颜色为食,有冬眠的习性,这就是杏野虫的特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