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
这段经文讲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分别阐述五脏患病之后适宜食用五味中的哪一味,并逐一举例说明,为本段的重点。
葵:菜名,指冬葵。依据五行归类,肝与青色相应,所以肝有病就会面色发青,适宜吃甘味的食品,如粳米、牛肉、大枣、葵菜等。
心和红色相应,所以心有病就会面色发红,适宜吃酸味的食品,如小豆、狗肉、李子、韭菜等。
薤:野菜名。鳞茎名薤白,味苦。俗称“小蒜”。肺与白色属于同一类,所以肺有病则面色白,适宜吃苦味食品,如小麦、羊肉、杏子、野蒜等。
豕:猪。藿:豆叶。脾与黄色属于同一类,所以脾有病就会面色发黄,适宜吃咸味的食品,如大豆、猪肉、栗子、豆叶等。
黄黍:即糯小米,北方叫做黄米,又叫黍子。肾和黑色相应,所以肾有病就会面色发黑,适宜吃辛味的食品,如糯小米、鸡肉、桃子、葱等。
这段讲的肝宜甘、心宜酸、肺宜苦、脾宜咸、肾宜辛,与《宣明五气》篇的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二是分别说明五味食物的具体作用。比如,辛味的食物有发散作用,酸味的食物有收敛作用,甘味的食物有缓和作用,苦味的食物有干燥和坚固作用,咸味的食物有软化硬块的作用。
食物各有辛、酸、甘、苦、咸的味道,各种性味,分别对某一脏气有利,有的发散,有的收敛,有的缓和,有的干燥坚固,有的软化,作用各不同。
三是五种谷果畜菜对身体的作用。五谷:粳米、大豆、小豆、麦、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 五畜:牛、羊、豕、犬、鸡。 五菜:葵、藿、薤、葱、韭。
药物是用来攻击病邪的,五谷是用来营养身体的,五果是用来作为辅助营养品的,五畜之肉是用来补益身体的,五菜是用来补充食品营养不足的。
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把谷、肉、果、菜的气味适当调和后食用,才能补养身体的精气,有益健康。在治疗疾病时,也应根据季节气候,以及五脏功能性质、病变特点等具体情况,恰当地选择利用药物食品的五味属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