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电影莫过于刘若英指导的爱情篇《后来的我们》,当所有人都在被电影情节所感动时,我却执迷于电影的名称带给我的回忆。
15岁那年,我正好读初三,在忙着准备考一个好的高中的同时,也不忘忙着对学校,老师的告别,对同学,闺蜜的告别。我们一边写着比课本还厚的同学录,一边承诺着要一起读同一所高中,或者约定多长时间见一次。在毕业那天,我们像花朵失去阳光、鱼儿失去水一样,感觉失去全世界。曾经最喜欢的老师,无话不谈的闺蜜,那个每天默默喜欢着的男孩,最终都会伴随着六月风离我而去。于是,就连那曾经随便践踏的草坪、生满铜锈的铁门都显得无比可爱。我们像南飞的大雁一样,总要在固定的时间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同的是,我们不会在固定的时间返回。也许,我们再也不会回来……不是我们向往远方,而是我们忘记了回家。
时间的飞逝总让我们措手不及,当我把那段樱花味的记忆放进纸飞机扔像天空的时候,六月的风又把它带回来,不同的是这次换成了夹杂着青草味道的桂花香。
如同回到那个雨季,我们一边忙着跨越人生的第一座高峰—高考,一边依依不舍的告别着老师,告别着闺蜜,告别着那份藏在心里的喜欢……但我不知道的是那本更加厚重的同学录代表到底是我们的友谊,还是只证明了我们比过去更加有文采。我们开始变得多愁善感,就像15岁那年怀念校园里的那棵樱花树一样怀念傍晚时的后操场,此时像漂染过的缎子的晚霞,四季飘香的桂花,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的学弟,戴着耳机在操场边看书的女孩,手牵手聊天的小情侣……我们都知道,风会越吹越大,纸飞机会越飞越远,直到我们都看不见,但我们会记得。古人常说“物是人非事事休”,只是真的只有人在变吗?那棵象征美好的樱花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移走了,那块践踏了无数次的草坪也不知被修剪了多少次,上面留下的不再是我们的脚印,就连那离我最近的后操场也涂上了新的颜料。
那两本厚厚的同学录已经在柜子里放了很久,积满灰尘的那本已经经过了三个冬夏,上面的名字有的依然还很熟悉。还和过去一样会去同一条街道,同一家饭馆,不同的是,我们已经忘了曾经我们真的很要好,那个被很多人都喜欢的男孩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或许,已经没有人能够勾勒出他的模样。
高考结束后,不管是考的好不好,我们都不约而同的离开了曾经熟悉的地方,不知道是为了逃避过去,还是为了追逐远方。后来的我们,都有了新的室友,新的圈子。偶尔,我们会打打电话,聊聊天,但已不再是无话不谈,也不再是激情满满,再后来,我们又不约而同选择不联系对方。后来的我们,依然有很多默契的点,总会不约而同的做一些事,但这些默契却让我们越走越远。物虽已不是以前的物,人也不是以前人,但一样的是:她们都变得更好了。樱花树被移栽后,花香飘得更远;涂上新颜料的后操场,焕发出另一场青春;那些同学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去了自己喜欢的地方,那些没有在一起的小情侣学会了如何去爱……
后来的我们依然走着
只是不再并肩了
朝各自的人生追寻了
无论是后来故事怎么了
也要让后来人精彩着
后来的我们我期待着
我们将会在分别和相聚中成长
在泪水和汗水中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