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没有空调,没有取暖器,没有暖宝宝,没有热水袋,在还有那么一两扇窗户漏风的教室里,你拿什么取暖?
想想啊,烘篮子,这是我第一个想到的当年的取暖神器。
借鉴网图烘篮子,是用竹篾编织而成的一个小巧篮子,里面有个陶瓷内胆,底下铺点灰,上面再加点点燃的木炭,放在座位底下,再搭配一块围巾那么一罩着,别提多暖和了。
第二个,自制取暖器。家里没有烘篮子的,家长都会寻来一个废的小油漆桶,在桶的底部扎几个洞,在桶两边各扎一个洞,绑跟小铁丝做提手。这样,一个简易版的铁皮烘篮子就做好啦。这个比竹篾烘篮子更小巧轻便,每当火快燃尽时,只需在空旷的地方,抡胳膊那么一甩,火立马又燃起来了。想想那场景,我的嘴角便不由自主地上扬。
第三个,人工取暖器,挤油。就是找个角落,教室或礼堂是我们玩得最多的地方。我们一窝蜂地跑到角落,大家都用力地往里挤,你推我攘,伴着“挤油、挤油、挤油”的欢呼声,哄笑声,待到上课铃被敲响,大家身上都已经暖烘烘的了。
友友们,你们当年都拿什么取暖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