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白首,唯恐深秋。
五谷兼丰是秋,木枯花凋是秋,月洁如玉是秋,孤身远望亦是秋。数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将邂逅过的种种秋色存于诗篇,以遗后世。秋在他们的眼里,有喜有愁,有万千景。喜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喜悲之情,溢于言表简洁含蓄而不失感情的力量。然而喜秋之景大多尽是浅秋。
深秋不似初秋微凉,也不似早冬稍寒,却有他们触摸不到,望之不及的正合适的美感,就与灿艳艳的夕阳一般,都是大自然所给予的恩惠。人生不正如这样?最美不过是夕阳,人还未及白发之时,对着冷风瑟瑟的深秋,遇到都会伤怀。反而,若是已到鹤发之年,半个身子已陷入泥中,那还会畏惧着曾畏惧过那么多次的东西,等待他们的,只是貌似冬日的绝望,黑夜的决绝。对于夕阳,抑或是对于深秋,黑发人会告诫自己这是灾,要躲,白发人会告诉自己这是风景,要赏。然后就像面对过去的不公的际遇一般,只需要面对死亡了。是啊,他们就算即将从高处摔落,即将从这个人世销声匿迹,但也曾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触碰过云朵,又何必哀愁呢?生老至病死,在他们看来,至多是个过程;春光里的百鸟啁啾,歌声盈耳,夏天到处果子和虫子,等到草黄叶红,已是深秋来临,这些美好的季节匆匆而过,在他们的眼里,也至多是一个过程而已。
在某些自然的定义上来看,许是越老越无所谓,越不在乎一年四季的飞转相替,物是人非的变迁,反而是我们这些年轻的一辈,到时在他们面前更是显得唯唯诺诺。他们的死亡都将近了,还害怕什么呢?所有的恐惧的确在死亡的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一个难熬的深秋,一个唯美的夕阳,都当做一次最后的人生旅行。
人未白首,便忌惮着白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