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考作文新观察保存
浅论高考作文的几宗罪

浅论高考作文的几宗罪

作者: 潘帕斯雄鹰 | 来源:发表于2015-06-13 09:33 被阅读33574次

    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看着高考作文题目又一次被各种作家、媒体和考生们喷着。翻阅一下今年的题目,回想起当年高中时候写过的那么多作文题,每次都要仔细审题,拼命去领会题目想表达的意思,然后顺着题目写,最后写出来却不知道究竟要表达什么。

    先看一下几个国外的高考作文题:

    对于真理(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法国,2010年文科类)

    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英国)

    关于一国文化,要给对那国毫无了解的人说明的时候,如何让对方能够充分明白你在说什么?同时不花点儿心思对方就不能明白的困难点在何处?举例说明。(日本,2012年文科)

    对Barock(巴洛克)文体类型的诗进行比较和分析。(德国)

    人是否拥有独立与法律之外的基本的道德权利,如果有,该如何界定这些权利?(英国)

    再看看我们的题,不仅千奇百怪,还都矫情得不得了。我就不需要一一列举了。

    高考作文题的多样性和奇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作文本身的意义。而题目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却非常没有意义。

    今年有名的一个作文题,“丝瓜藤和肉豆须,分不清”,一句没人听过的谚语,赚足了眼球,肉豆究竟是什么鬼瞬间成了大街小巷议论纷纷的话题。奇怪也就算了,这个谚语的含义,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些东西纠缠在一起就容易分不清了。也许有其他理解,然而无论怎么深入挖掘,都只是一些粗浅的人生大道理。

    这样的题,构成了高考作文题的主流,拿今年的考卷随便举一些例子,“心中的坚强与柔软”,“老实与聪明”,“文章与人品”,“智慧”,等等。题目的形式,归结起来就是,外表一个标新立异的题目材料或者命题,里面的内容却是坚强、勇气、智慧、品德这些人生亘古不变的大道理。命题者不断发挥自己的创意思想,来让题目的外表变得又好看又矫情,以吸引大家的关注和骂声。

    于是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题目变成了写作的第一要义。在一篇无聊又花哨的题目材料中归纳出一个很好的主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高考作文与其说是检验学生写的好坏,不如说是考察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发掘能力。

    这样一些只是大道理的题目,看似新颖,但题目内容比如肉豆须,和作文本身有多大关联吗?题目提炼出来的道理,有很大的价值吗?能引导学生写出有观点、高质量的作文吗?这些题目,普遍把作文的主题限制在了一个浅显的框架中,框架中都是一些最为粗浅的主题,一个只要懂人生基本道理的学生就能够轻松理解,很难有思想上发散的余地。

    而这正是高考作文,甚至说是高中作文教学最大的缺陷:从来没有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而是一味地迎合题目表现的主题来写作。

    作文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的思想,尤其是议论文。散文也在于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一篇文章如果有创新性的观点,充足的论据,显然是一篇好文章。作文的教学和考试,就应该想办法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给一个领域,能让学生的思想去发散,得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在主题上,不应该做任何限制。

    显然,高考和高中日常大部分的作文题目,看似开放,唯独限制了主题,将文章的中心思想限制在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材料中。学生写作的过程,变为了先审题,提炼出题目包含的主题,然后针对对题目理解出来的主题,展开写作。写作的中心变成了题目的意思,而自己提出思想观点再写作的这一步,被淡化了。

    今年新课标的作文材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材料不是一个故弄玄虚的大道理题目,然而主题的局限性却更大。该题目梁晓声评论道,“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没有争论的价值,而出题人意在引导争议性,明显是脑子进水”。围绕一件没什么争论价值、孰是孰非很明显的公共安全的事件,事件本身值得去深入挖掘吗?能引导学生去议论什么内容?能让学生有空间去表达更多不同的思想吗?还是如梁晓声说的,引导争议性?

    有了这样限制性很强的题目,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论是高分低分,不外乎就是对题目中包含的大道理论来论去。这样的作文和观点,有价值吗?我们需要吗?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的作文,是在培养学生说假话。不是说作文的观点是假的,而是指作文表达的思想根本不是自己的。这已经偏离了写作的本意。

    我们需要的是对社会、人生有思想的文章,需要针砭时弊,需要论时事,需要对发生的事表露出真情实感。即使作文展现的思想肤浅幼稚,或是偏激愤青,甚至根本站不住脚,那也没关系,至少能让学生表达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才是写作的本意。

    在这样的高考作文题的背景下,评判标准似乎也变味了。高中作文教学对表达方式比如辞藻华丽程度的重视,大于文章的主题思想。更通顺、表达生动的作文,比主题思想有个人见解的作文,得到的分数要高。这种偏差的评判和教学倾向,只能让学生的作文越发华而不实。

    主题思想是一篇文章最核心的部分。如果是一篇议论文,观点本身是最重要的,表达的好坏在于如何让论据充分证明主题观点,而不是写得好不好看。如果是一篇散文,其要义在于结合人和事表达真情实感(必须是自己的感受而不应该是定好的主题),辞藻是排末尾的,过于华丽反而会降低作文质量。

    这个标准贯穿了高中的所有作文。我记得在我高中时,一些表达流畅、辞藻较为华丽,而主题不能再简单的作文都能拿高分,但一些在主题思想上有价值的作文,可能在表达上稍差一些,就无缘高分了。不可否认存在一些很有思想的高分作文,但是由于这样一个评判标准,让一部分有价值的作文埋没了,长久而言会影响学生对于作文的认知,对一篇文章好坏的理解,以及写作的倾向性。

    这个标准的原因自然是高考限制性的作文题目。当大家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的大道理时,却是只能看谁表达得好了。显然整个高中阶段,总有一些思想上有价值的作文,然而评判标准却并不对这些主题进行鼓励,而一旦出现与主流不同、甚至偏激的观点,评判手段就是如何去打压。高考零分作文很多人都看过一些,其中不乏一些有创新性的观点。尽管这些作文在表达上写得一塌糊涂,但让他们成为零分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反动”的观点。

    除了题目、思想,高中作文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限制。比如体裁,身为四大体裁的其中三类,小说、诗歌和戏剧,完全看不到影子。也许大部分人学了也不会写,但也需要给学生这些体裁的简单写作教学,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限制。

    比如字数,我记得好像是1500个格子以内,不鼓励,而且没有办法多写。多写少写都要扣分。字数和作文好坏有必然联系吗?只有1000字左右的作文才是好文章?那些名家的文章,课本上的文章,都远超1500个字,那就不是好文章了?对字数的限制,会对很多学生造成字数决定作文的错觉。高中写作文时,大家都在做的凑字数也是因此而来。

    什么时候,高中生的作文,能够做到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真情实感。至少,通过那么多的作文,应该要知道大学的论文该怎么写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dacbdcb9115b:赞赞赞!感觉中国思想都被禁锢了,作文题目每年都大同小异,矫情得不得了,关键是有思想的往往又得不了高分,只能呵呵哒
      • 33ec3b1441bf:说的很对,最痛很的就是这个了
      • 871c24651c74:基本上都赞同。就是最后一段,个人觉得课本上的很多文章都不怎么样,记忆中只有科技文、议论文比较有意思。
      • Helluin:现在作文不注重思辨(是不是中国传统?) 最思辨的部分也就算是举例论证内一部分(不过确实有很少一些写的很好)可是如果借鉴国外作文题目 那评分标准又不好制定吧 作文也不好改 是不是会引起更多争议和黑幕 其实考前看到一本书 说高考材料作文形式正是为了避免师生对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猜题而设置的 觉得中国教育太功利 也被关注的过多 老师还是学生以及家长 都太急功近利
      • 潘帕斯雄鹰:@MatthewWang @番茄草上飞 确实,这题目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一定要模模糊糊,说是为了什么审题立意,其实对于作文本身来说,题目再好看,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 潘帕斯雄鹰:@YOSHIKIJADE 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样的文章才叫好文章了
      • 潘帕斯雄鹰:@观光路人 对,印象非常深刻。。
      • 8d4a0a0e12f4:所以高考弄得孩子们都不会写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了
      • totttttttttt:中国教育有问题人人皆知,可改变太难。
      • c19592d7ec5a:写过那么多的作文,唯一的印象就是文章不少于800字,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 bf576e60272c:作文题就是个鬼。矫情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那种题意模模糊糊的非说这篇作文开拓性广是什么鬼。还不如直接来一个疑问句让我们直接下笔。给了一个乱七八糟立意特别多的作文素材让我们自选角度,却又偏偏要分个什么最佳立意偏题跑题我也是醉了!
      • 番茄草上飞:全都是错!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暮然回首,作文出的题都是什么鬼,沟通过程中传递的准确性才是核心啊~~~~
      • 一鸣:"高中作文教学对表达方式比如辞藻华丽程度的重视,大于文章的主题思想。更通顺、表达生动的作文,比主题思想有个人见解的作文,得到的分数要高。这种偏差的评判和教学倾向,只能让学生的作文越发华而不实。"

        这句话很认同,有类文章看多了就会觉得腻

      本文标题:浅论高考作文的几宗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mu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