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短暂,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赏析弥尔顿诗《飞逝的年华》

人生短暂,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赏析弥尔顿诗《飞逝的年华》

作者: leeaniu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20:15 被阅读0次

生活于英国17世纪的大诗人约翰·弥尔顿,在英国文学史上声名显赫,地位崇高,被公众认为其能与伟大的天才剧作家、大诗人莎士比亚齐名。

弥尔顿其名被我们国家的文学爱好者所知晓,主要是因为其大作《失乐园》,在整个西方文学史上,该作是与古希腊荷马的《荷马史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阿利盖利·但丁的《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史诗”的伟大作品。

弥尔顿

也许,就是得益于《失乐园》一作的文学地位,诗人弥尔顿才有了能与莎士比亚齐名的荣誉吧。

另外,我们从史诗《失乐园》所描写的题材中,也能清晰地看出弥尔顿的宗教情怀,毕竟弥尔顿是虔诚的英国清教徒,他的《失乐园》也取材自《圣经·旧约·创世纪》,内容写的是“人的原罪与堕落”。

为什么我们要先说清楚弥尔顿的宗教信仰?因为正是由于诗人弥尔顿的对宗教的热忱,导致他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看待问题和对待问题的严肃性,这种严肃性也包括做人和写诗。

关于做人的严肃性,不在我们今天的探讨范畴之内,我们只说写诗的严肃性。弥尔顿对于诗人和诗人的诗作都主张严肃性,他认为诗人自身就应该是一首严肃的诗,只有严肃的诗人才能写好严肃题材的诗歌。

至于弥尔顿的“严肃论调”是否影响到了别的诗人和诗作,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对于弥尔顿本人来说,他确实是确确实实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了。

就像今天我们所赏析的这首,弥尔顿年轻时候写下,他关注并感叹“时光飞逝”的十四行诗歌《飞逝的年华》,便是属于弥尔顿切实知行合一的、严肃主题的诗歌作品。

在诗歌《飞逝的年华》一开始,我们得知诗人写作的年龄只有23岁,在那年,诗人感叹时光消逝太快,像是偷走了诗人大好青春的小偷。而当诗人意识到自己的青春已经不在的时候,回首往日岁月,却猛然间意识到虽然自己长大成人,但竟然一事无成,虚度光阴至此,“花与朵都无收”。

接着,诗人看到自己还算稚嫩的外表,感到自己并没有成熟男人的气概,尤其是诗人深知自己的内心也并不成熟,所以诗人想到,也许是因为天生长相显年轻的外貌,把自己的真实年龄掩盖住了,更别说诗人认为自己一路成长到二十多岁,光阴是度过了,可是青春岁月却并未留给他些许的欢乐情怀。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如果是有着如此不堪回首的青春时光的话,又没有任何作为的话,要么就要怨天尤人,要么就自我谴责,或者一边计较过往的自我得失,一边又暗暗下定决心,对未来开始进行着各种算计了。

而诗人是如何看待自身这样的过往和现状呢?

原来,诗人觉得那些欢乐的时光和情怀,无论多或少,也无论到来的早与晚,以及自己这一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自己都不用过于多想,更不用过于斤斤计较,或喜或悲,自怨自艾,这些个人情绪都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人活一世,所作所为,都是万能的上帝的眼睛里,也都是万能的上帝的公平考察,和万能的上帝的神圣旨意里。

只要全心全意地笃信上帝,无论是得失贵贱,也无论是欢乐悲哀,只能要时时知足,便能心怀长乐,最后乃至于顺从光阴的流逝,安然度过自己短暂的人生时光,那么自己这一生也就算值得,也就算没白活了。

到此,在我们看完全诗之后,我们又不得不感叹,宗教信仰的力量还真是大!大到能让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甚至在还年轻的时候,精神就已经超然物外,对生平遭际,就能做到宠辱不惊了!

当然了,在诗歌《飞逝的年华》中,诗人所表达、所体现、所抒发的宗教信仰的力量,而我们跳出“宗教信仰”的字面束缚,诗人所表达、所体现、所抒发的又何尝不是一种哲学思想的力量?!

无论你信仰宗教也好,信仰上帝也好,信仰佛祖也好,信仰永生也好,信仰来世也好,信仰升仙也好,信仰人生的功业不朽也好,说到底,都是一种支撑你、升华你,让你在活着的时候对人生、对他人、对世界都充满热爱和执着的伟大力量和崇高信念!

这种伟大力量,这份崇高信念,不仅能让在生命的短暂时光里尽情燃烧,还能让你在精神上得到完全的寄托,并在你临终告别你所爱的人和你所爱的世界的时候,还能保持完全的信心和满足会心的微笑!

弥尔顿诗歌《飞逝的年华》附录如下:

飞逝的年华

英国·弥尔顿

疾行的时光,这窃走青春的小偷,

它的翅膀上载去我二十三个年头。

我倥偬的岁月如白驹之过隙,

但我迟来的春天,花与朵都无收。

也许我的外貌把我的年龄掩盖,

没有显示我成年男性的气概。

内心的成熟更没有露出痕迹,

没有给我以青春的欢乐情怀。

然而欢乐多或少,迟来或早到,

它将经受一丝不苟,公平的察考。

不管升沉起落,终究归同一目标。

那该是上帝的意旨,受时光引导。

如果我有幸如此度过我的光阴,

那在上帝的眼睛里,原早已知晓。

(茅于美 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短暂,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赏析弥尔顿诗《飞逝的年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xp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