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月21日 省级GGYZ研训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二天
教育的目标是让人能辨别谁在胡说八道。
—— 杰里米·诺尔斯(哈佛艺科院前院长)
研训第一天,早起六点赶飞机,步履匆匆,湖南的闷热有点出乎意料。睡了一下午,权当休息,今日正式开启学习之旅。
上午的园长专业标准解读没什么新意,反响平平。下午是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周俊凡老师的《人文精神与幼儿园教师人文素养》,本以为会是个乏味的专题,没想到竟有意外之喜。周老师所言,人文当以人为本。
笔记:
1.以人文礼教教化天下人,也就是说,人文标志着人类由野蛮走向了文明。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播已达到人性的改变。
2.“文”最早的意思“修饰”,从外在表现来看,人文教育是一种装饰的教育,而不是实用的教育。
3.(修饰的教育)能给人以一种精神财富,能在某种意义上是人变得更为出色,舍此就会使人感到遗憾。所以,对于认为实用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的人来说,他们很重视,甚至更重视装饰教育。——罗素
4.现代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自然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开阔的视野、通融的见识、充沛的情感。
5.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无法培养个体面对复杂社会的心性;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容易培养出“失魂”的人;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容易培养出“失心”的人。
6.教室人文素养提升的路径
人文素养:是指人身上体现的对人的关注,关心和尊重的精神和品质。
(1)经典阅读(积累广博的人文知识)
(2)教育写作(持续的职场体悟与反思)
(3)人本化的教学语言
(4)人本化的教学理念
一、经典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 培根《论求知》
何时读
如果在买书的同时又能买到阅读这些书的时间,那该有多好!但是,人们经常把购买书籍错误地等同于吸收和掌握这些书籍的内容。
—— 叔本华《论阅读》
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
——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读什么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请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
别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在挑选阅读物的时候,掌握识别什么"不"应该读的艺术就成了至为重要的事情。这一艺术就在于别碰那些无论何时刚好吸引住最多读者注意的读物﹣﹣原因恰恰就是大多数人都在捧读它们……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那些写给傻瓜看的东西总能找到大群的读者;而我们则应该把始终是相当有限的阅读时间专门用于阅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所曾有过的伟大著作﹣﹣写出这些著作的可是出类拔萃的人,他们所享有的后世名声就已表明了这一点。只有这些人的著作才能给我们以熏陶和教益。
—— 叔本华《论阅读》
二、教育写作
我们的教育生活是由无数的碎片组成,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破碎的未经省察的经验,使教育教学在比较低的层面上不断重复。而通过专业写作,教师就能够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形成经验融入教育生活,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反应的一部分,使教师的教育实践更加富有洞察力。
—— 朱永新
教育写作分为专业写作(学术论文)、非专业写作(教育感悟、教育自传)。
1.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
2.写作即思考的检测
3.写作即观察力的锻炼
4.写作即展示
5.写作即重写(重新构思、思考、认识)
—— 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5812/a44bb91a8413b6e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5812/a8d3e1f4c3474ec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845812/e9d501a878a9674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