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跟随姚老师学习,也有10个月了,人格重塑的第一年,极其痛苦,改变自己又谈何容易呀?但真的勇士,并非无所畏惧,而是即使怕,即使困难重重,也仍然坚持不放弃……
这次我是幸运的,没有再走弯路,就遇到了好老师。拜师前,老师就告诉我,要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一定要做个人成长体验,听话照做的我,开始了体验之旅。而我们的研修,是配备了个人体验的。
个人体验
在我看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做个人成长体验,非常有必要,处理议题,边界稳定,稳固咨访关系。
如果你不曾在咨询室里,袒露自己,你很难拥有“病者”的视觉,你不会知道咨询师的哪句话让你触动思考,哪句话让你备受鼓舞,哪句话直接让你凉凉,什么样的节奏,会让你觉得自己是被咨询师接纳的……
在这之前,我曾经体验过几位专业和非专业的咨询师,这份体验让我有了很多的视觉和感悟,能更好的触达来访者……
来访者和咨询师是一种,特殊又微妙的关系,随着咨访关系的推进,来访者会不自觉呈现,早年和养育者之间的互动模式,而这时咨询师需要涵容来访者,不因攻击指责而退缩,也不急于给出解释和建议,接受来访者的投射和移情,陪伴来访者呆在关系容器里,更深的去体验,才能潜水洞见更多真相。
老师于我是陪伴者和引路人,她给我提供了安全的环境,重新养育了我,三个不做只做一个,我把老师当做模范去对标,在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我的内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这是我过去40年里,从来不敢想的。心理学真的可以大变活人。
重塑关系
老师说建立研修小团体,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让同学们互相照镜子,并通过新的人际关系覆盖旧有的关系。
还记得,曾奇峰老师说:获得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去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看心理医生是获得新的人际关系经验最安全的方式。
初入小团队,也曾因为摩擦而心生难过。在成长时,常常被世界负性的回应,造成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弹性、害怕回避、负面的解读,成为下意识的反应,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鼓励自己,有意识的调整,当别人让我不舒服时,我没有一刀切断关系,而是慢下来,放下评判,感受探索这个过程,自己是如何体验的,如何解读的,如何建构的?
最近一次萨提亚的课程上,我看到玲玲哭,我就摸摸她的后脑勺,拍拍她的背,没想到玲玲推开了我,当时我略有些不适,是我行为不当?课后我主动问她,刚才我抚摸她时,她有什么感觉?她的回答让我意外,她说,每每自己哭时,有人安慰会哭得更凶……原来如此,后来我们有了更多的交流……
还有一次做咨询个案时,霞做观察员,我有些打不开……为什么她一直给我做肯定赞美认同,我内心还是不安呢?问题即答案,我勇敢的打开自己,坦诚我的想法,霞告诉我,当时她所思所想,我的不安减少了。
还有和良良的碰撞,刚开始我真的好受伤,还半夜找了咨询师救急……但正是这宝贵的挫败,让我终于有了咨询师的觉察,不在现实层面回应来访者,而是潜水作业。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的人际关系开启了全新的篇章,我不再恐慌焦虑与人相处,这个世纪大难题终于被攻克。我可以圆融的处理人际关系,随着朋友的增多,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幸福感。
我也更深的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慢就是快
从跟随姚老师第一天开始,老师就告诉我,慢就是快,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这句话我是认同的,也幸好有十年的修行打底,也越来越能悟出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如孝法师说,急是没有智慧的,匆匆赶路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智慧、只有行动的人生,是非常可怕的。
这份觉知,让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顿,痛苦不堪时,我仍能深吸一口气,放空自己,全然感受着这份痛苦如何穿透我……
那时我常常去江边奔跑,江景、大树、行人……每个人都有快乐和哀愁,生命并非只有一面……
我常久沉静在那个时空里,不觉时间流逝,只是全然的临在当下,我知道了,生命不是过去、不是未来、而正在此时……难怪《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时间最大的价值就是当下,而对于智慧和觉悟来说,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到自己的安乐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向外求是没有办法的。
佛陀讲,一个人如果不了解生命,他对别人生命的帮助,都是自大,都是我执,都是烦恼,或者叫无明。
也许我所经历的世间种种,都是让我从生命的不同维度和面向,全然地去了解生命的本身,从中体悟到生命的真相,一切皆无常,从而获得当下就解脱的智慧。
对我来说,研修十月,更大的成长并不是术的掌握,而是道的提升,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更柔软和慈悲。
雯雯草于2022.1.16 14: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