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阿姨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孩子是找到了,但是他们两口子却要闹离婚!这让人感觉非常不能理解,孩子都找到了,不应该皆大欢喜吗?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事情起因是孩子开学了,阿姨让孩子去学校,但孩子不想去,所以,阿姨就让自己老公去送,结果老公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却担心孩子在学校过不好,就又接回来了。
回家之后,看到孩子居然没去上学,阿姨就很生气!她开始劈头盖脸的骂孩子,于是这个校排前50的孩子在吃午饭的时候,就悄悄离家出走了。
从中午到晚上,终于找到了孩子。但阿姨想让孩子在外面缓缓,阿姨的老公却不想孩子在外面感受心理的煎熬。所以这个意见的不和成为了争吵的导火索。
阿姨的老公说阿姨对孩子管的太紧,阿姨却觉得她老公太溺爱孩子,两个人意见不合,争吵不休,以至于孩子也没接回来,但两个人已经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就是教育理念的不合,但目的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为孩子好。但问题是,他们都没有从共同目标出发,讨论如何达到这个目标,而是光看着自己和对方的不同,开始了无休止的指责。于是,问题没解决,还添了矛盾。
其实大多数家庭,对孩子都是:一个比较严厉,一个比较宽松。也只有这种紧松适度的情况,孩子才能走的更稳。但,一旦紧和松有了偏颇,那先不说家长和孩子,单是家长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家庭不是一个模板,家长也不是固定程序,所以,偏颇一定会产生,但为什么有的家庭就走的顺顺当当,而有的家庭却升级到了冷战,甚至分裂?
其实这是就是夫妻间相处方式不同,带来的结果。有的夫妻喜欢“一家独大”,而有的夫妻喜欢商量、注意互相尊重。两者对比,自然后者更和谐。
很多夫妻都知道这一点,但还是会把日子过得鸡飞狗跳,为什么?最主要的其实就是他们忽视了共同目标,而只关注对方和自己不同的地方,不论是理财,还是教育孩子。
所以,夫妻一定要牢记是一起生活,而不是让对方为你生活,也不是让你为对方生活。擦亮眼睛,搞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对方想要什么,从共同目标出发,讨论如何解决不同,就可以让矛盾减少大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