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什么孩子到了四年级,画的画变得乏味起来了?
是“自我”觉醒,尝试模仿成年人的时期。
孩子意识到“自我”,正是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人特意对此做了一项研究,调查人类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有‘我’的存在”“‘我’是一个人”这样的概念性问题,并将其命名为“自我体验”。 成年人基本都会说是在青春期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可十六七岁的学生们多数会说是十岁左右的时候。看起来是成年人大多已经忘记了当年的体验,想当然地以为是青春期才意识到“自我”的。但调查发现,十岁才是产生自我体验的重要节点。 自己去上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种自立程度基本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就能做到了,不过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是在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而到了十岁左右,就会出现另一种“自立”,也就是开始思考“自我”了。 也有些孩子没有意识到十岁左右的这些自我体验,我也不清楚意识到这个体验的孩子占多少百分比。不过,这个时期的焦虑不安会加剧,甚至有孩子会像成年人一样出现神经症症状。所以我认为,十岁的确是孩子迈向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意识到自我体验的契机常常是这些时候:“被朋友孤立了”“回到家的时候,平时都在家的妈妈却不在”“家人都出门了,只剩自己一个人”。此时孩子会感觉到很强烈的孤独和不安。但总有一天都要体验到这种感受的,所以没法避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孩子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如此,‘我’是一个人,独自地存在于世界上”,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体验。 也有孩子在观察自然时感受到了自我。“在如此美丽的大自然里,有‘我’一个人”,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孩子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所以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不太会说大自然很美丽这种话。因为只有意识到了自我,获得了自我体验之后,才能把大自然作为对象,感受到“夕阳真美”的自然魅力。这就是十岁左右时开始发生的事。 理解了自己的存在之后,就开始理解外在的现实。所以对孩子来说,探索现实就变得有趣起来。这个过程的表现之一就是孩子特别想模仿大人。所以,画出的画和写出的文章都有着大人的痕迹。因此以前的种种童趣,就逐渐消失了。 这时如果要求孩子“像以前一样,画有趣的画,写有趣的文章”,实在是不讲道理。因为尽管成年人看来无趣,但对孩子来说可是全新的体验,是非常有意思的。
所以,当孩子开始模仿大人的时候,就让他使劲去模仿好了,没必要特意阻止。 而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孩子开始出现旺盛的求知欲。他们会查各种资料,记住一大堆东西,尤其是男孩表现得更明显。他们要是喜欢上了足球,就会把球员的名字、号码、所属球队等全都背下来,或者像车站的站名之类的,他们也都能背下来。
有些孩子则知道历史,也有些孩子理科成绩特别优秀,这时父母不要说“记住站名有什么用”这种话,而要允许孩子怀着玩心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人的机械记忆力在这一时期会达到顶峰,只要是有兴趣的东西,什么都能记得住。父母如果也能表现出兴趣,不断鼓励孩子,孩子就可以更有干劲儿地一直记下去。要是父母很佩服地说:“你还知道这个?”孩子就会很高兴地跟你说:“我还知道那个呢!”
有些孩子在这一时期会迷上将棋、百人一首、扑克、麻将等。如果适当培养,说不定会成为一个高手呢! 说着说着,马上就要到青春期了。青春期即将到来之前的十二三岁也是十分有趣的。
我的回答和思考:家长、老师如果能够真正了解、理解本节内容的本质,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加以重视并运用好的话,天才少年会变得越来越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