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时间管理的本质
高效人生:果断+高效,一切事情都井井有条,是生活真正的主人
时间管理更像是一种好习惯
学习时间管理最大的困难:坚持实践所学到的知识
摆脱拖延症能帮你获得更多行动力
比行动更重要的是——行动的方向
1.时间管理的本质=事件的价值 X 做事的效率
1)高效地完成高价值的事,在效率和价值之间寻找均衡
2)提升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①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
②提高时间的含金量
2.三种工作状态:
1)随波逐流型(低价值低效率)
有什么做什么,时间不够用
2)高效率导向型(低价值高效率)
事先规划好工作任务
3)高价值导向型(高价值高效率)
主动思考创造更多的“价值”
时间管理是在价值和效率之间寻找平衡
Day2——时间管理的起点:高效行动
无论提高价值还是提高效率,都需要首先付出行动
“我们的感受”更容易说服“我们”
启动+执行=行动力
1.产生“启动力”的第一种方式:321法则
321法则:任何一件你想去做的事情,就在心里跟自己倒数,3,2,1,发射!
“感受”小人往往阻碍“自我”小人去行动,去达成目标,获得长远的利益
运用321法则,在你产生目标,感受上还来不及的时候,就先一步行动起来
我们不应该太在意自己的感受,而应该在意自己的目标,并直面现实
2.产生“启动力”的第二种方式:捆绑策略
捆绑策略:通过重新描述现状,在当下就考虑到将未来可能做出的所有行为及其代价,让我们有更大的机会面对现实,战胜肤浅的感受
例如起床:今天不立刻起床跑步,意味着未来的每一天都没法坚持锻炼,会毁了我整个早起计划,会永远影响我的身体健康
捆绑策略增强了自控力
加入未来每天都跟着感觉跑,你真的愿意吗?
3.产生“启动力”的第三种方式:行动比选择更重要
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不要纠结这件事情的价值多少,就直接去做
成功的人生,就是把无数或大或小的长期价值,积累而成的结果
想方设法,让“感受”走向“自我”的目标
4.持续获得行动力:分解任务
改变拖延怪圈,获得持续行动力的关键,要从根本上让“自我”和“感受”达成一致
把大任务拆解成小任务,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能从中得到成就感,从而奖励自己的“感受”
让自我和感受欢乐地走在同一条路上
5.持续获得行动力:“快”+“早”形成良性循环
“快”+“早”获得长期行动力的利器
快:提高做事的效率
早:能提前就提前
效率和提早是一个整体,效率会带来提前,提前也会带来效率,从而形成正循环
Day3——高效规划
时间管理不意味着被时间束缚,而是通过时间去试探自己的极限,实现生命更大的自由
我们应该规划的是事件,而非时间
1.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帮我们大脑报纸专注,让每一分钟都格外有效率
番茄工作法也可以形成一种时间管理的正循环,让自我和感受在同一条路上
番茄工作法除了可以更细致地分解任务,以持续得到激励,还能养成一种预估做事时间的思维
2.GTD时间管理系统
GTD:Getting Things Done(把事情做完),高效处理事务的流程
GTD流程第一步:清空大脑
头脑中出现引起你注意的事件,先做一个小判断这件事能否在2分钟内完成
如果可以,那就立马执行——2分钟能完成的事情不要拖延
如果不能在2分钟完成,随手记下来,归类到收集箱中
把待办事项写在便利贴上,贴纸收集箱,如果是当天需要完成,直接贴在A4纸——今日待办
收集箱分为:长期和短期
短期:本周内会完成的事项
长期:存放未来的打算和想法
写的事情应该是可以执行的目标
GTD流程第二步:今日待办
每天一早,思考今天要做什么?把一些收集箱中待办事项便利贴转移到今日待办
若发现遗漏,建议贴便利贴
不要贴太多在今日待办,贴少量做得差不多再补充,否则容易造成在我期待过高的被动局面
今日待办:左边是不固定的任务,右边是固定时段的任务
GTD流程第三步:今日完成
每完成一件事,把它从今日待办转移到“今日完成”表,番茄工作法完成的事项,做上数字记号代表花费的番茄数量
晚上还要做复盘,以后才会做的更好
GTD流程第四步:本周总结
连续一周“今日完成”后,开始总结
周日晚上统计番茄数量,兑换上周日和自己定的奖励
使用GTD后的变化:
1.清空大脑,保持专注
2.提前规划,协作流畅
3.时间分配合理,保持精力
4.事件完成后记录,持续自我激励
5.每天复盘分析,不断完善自我
时间管理作为一门技能,最重要的是实践
Day4——总结
GTD方法答疑
番茄钟没有那么固定,如果有特别重要的事情,番茄钟就可以放弃
A4不方便携带可以选择小本子写便签,然后晚上记录到大本子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