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产生混然一体的气,这个混然一体的气又分裂成对立存在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产生新的第三种状态,万物就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抱阳,阴阳二气在交互冲击中形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所厌恶的就是那些"孤"、"寡"、"不穀",而侯王们却把这些字眼作为自己的称呼。所以,一切事物有时贬低它,它反而得到增加;有时增加它,它反而遭到贬低。别人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得善终,我把它作为施教的根本。
第四十三章: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空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好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能够做到的。
第四十四章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与生命相比哪个更亲近?生命与财产相比哪个更重要?得到与失去相比哪个更有害?因此,过分爱惜就必定要付出更多耗费,丰厚的储藏必定招致更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完美的东西似乎有所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似乎有所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东西似乎有些弯曲,最灵巧的东西似乎有些笨拙,最好的口才似乎不会辩说。快速运动能克服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无为可以做天下的准则。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天下有道政治清明,把奔跑的战马退回去耕作;天下无道政治昏乱,战马兴起于郊野。没有比多欲更大的罪过,没有比贪心更惨的灾殃,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就是永远的满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