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11年)的一天晚上,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宁平镇)外的一座军帐里,一场座谈会正在召开。
虽然这个地方不太起眼,但是参与会议之人却都不一般。当中不仅有吏部尚书、豫州刺史、廷尉、太傅长史这些高官,甚至还有西晋的多为宗室王爷。这场会议的主要演讲者,则是位列三公的太尉王衍。
但主持这场会议的人,身份却比众人逊色了很多。如果是几年前,他根本就不配与这些人站在一起,即便是现在,这场会面也十分荒诞。
这是一个奴隶与一群贵族之间的,荒唐的会面。
一
王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他出身于琅琊王氏,祖父曾任幽州刺史,父亲任平北将军。在讲究出身门第的西晋,这样的家族和这样的父祖便决定了他远远高于常人的起点。在那个注重容貌的时代,即便他相貌平平,将来照样做得了高官。
可偏偏他的容貌也十分出众。
史载王衍“神情明秀,风姿详雅”,孩童之时就给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时山涛看着这个孩子慨叹良久,直到王衍离开,还远远地望着他的背影喃喃地说道:
“到底是哪家的老太婆,能够生出这么漂亮的儿子来!”
而与之相比,石勒的起点就低了许多。
他是一名羯族统领的儿子,看上去也是个官二代,然而羯族在当时不仅会被晋人鄙视,就连胡人内部也毫无地位可言。
当时的匈奴鲜卑等民族的上层大多接受汉族教育,但羯人只有被作为奴隶买卖的份。直到后来天下大乱,以倒卖羯人为主的奴隶贸易也是许多军阀们获取军费的来源。
童年时石勒所能做的,大概也就只有在地里耕田而已了。
如果没有发生那场变故,天下还像此前一样歌舞升平的话,这两个人是不是永远都不会有交集呢?
也未必。
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或者说差一点发生的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就发生在天下还算太平的时候。
二
王衍十四岁那年,他的能力就已经显现。当时的他开始帮助父亲处理平北将军的事务,并且亲自来到尚书仆射羊祜的府上向他汇报工作。
一个小娃娃面对德高望重的羊祜不仅毫无怯懦之色,而且言辞清晰对答如流,这无疑让在场的众人都啧啧称奇。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晋武帝的耳朵里,于是他向同族的王戎问道:
“当世才俊中,王衍可以与谁相提并论呢?”
王戎则回答:
“当世之中还没见到,恐怕只有古人能够与之相比了!”
经过如此评价,王衍自然身价倍增。当世的国丈杨骏甚至想把女儿嫁给他,但王衍却深以为耻,用装疯来躲避这门亲事。
石勒十四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呢?
他这个没有见过世面的穷小子,跟着村里经商的人第一次来到大城市,进入繁华的都城洛阳之中。当时的他或许是过于兴奋的缘故,于是靠着洛阳城的上东门放生大叫起来。
这个声音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而此人正是王衍。
这是王衍和石勒两人生命当中的第一次交错。当时的王衍已经年过三十,在听到这一声长啸之后心中一惊,说道:
“听声音就知道这个胡人小孩志向非比寻常,将来恐怕会成为天下大患!”
于是让手下人去抓捕石勒,但石勒却已经先行一步,两个人就这样擦肩而过。
听声音就能预知一个人的未来,这种事情想来未免有些离奇,或许王衍当天就是单纯看到这个乱叫的胡奴心中不爽,想要教训他一番罢了。
不管怎样,两个人都没能相见。不过要是这一次见到了,那么下一次再见之时,两个人搞不好都会很尴尬。
三
如果王衍真的预言到石勒将来会成为天下大患的话,那么更早以前,也有人预言了他本人就是个祸患。
这个人正是对他大加赞赏的山涛。
那次对着王衍的背影发表的赞叹只是他话中的前半部分,后面山涛还说道:
“然而将来误天下苍生者,未必不是此人啊!”
的确,如果说石勒是国家外部的摧毁者,那么王衍便是朝廷内部的掘墓人。
王衍有才有颜,又得到朝廷重视,很快仕途便坐上了火箭。当时朝野上下都是他的粉丝,争相效仿于他,还称他是“一世龙门”。
而王衍又做了些什么呢?他生活奢靡,行为放荡,身居高位不思为国谋利,却整日手执麈尾,闲坐清谈。可以说魏晋以来脱离实际的清谈玄学之风虽不是由他而始,却因他而盛,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另一方面,标榜清高的王衍虽然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上心,但是对自身的利益却极为看中。当贾皇后陷害太子司马遹的时候,王衍不仅不去为太子伸冤,反而赶紧让身为太子妃的女儿与太子离婚以保全自己。
八王之乱中他受到成都王司马颖的重用,已经看到天下将乱的他根本不考虑如何才能阻止这场塌天大祸,反而一心在为自己的家族牟利。
东海王司马越掌权后,晋朝的江山已接近分崩离析。这时王衍又假借重用人才之名,将自己的两个族弟派往外地,通过多点培养来确保王家势力得以延续,他还得意洋洋地称之为“狡兔三窟”。
此时天下的有识之士都已经看清了王衍的嘴脸,对他的态度由推崇转为了鄙夷。但对于已经千疮百孔的朝廷来说,一切都来不及了。
四
十四岁以后的石勒又在做些什么呢?他在逃,在逃荒,在逃难。
晋惠帝太安年间,正是八王之乱的白热化时期。先是长沙王司马乂发动政变杀死齐王司马冏,其后河间王司马颙又派兵讨伐司马乂,两军在洛阳城内外鏖战了几个月,数万人因此丧命。同时巴蜀地区李特的叛乱还在持续,荆州又有张昌起兵作乱,战火几乎波及整个南方,可以说朝廷内外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这种时候,并州地区的一场小小饥荒自然是没人有空去理会的,至于那些胡奴,就更加不会有人去管了。
于是不肯饿死在小山村里的众人都逃散了。石勒也在饥饿的驱使下,想要去投奔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但他只是个奴隶,在这混乱的年代,一个只身在外的胡奴就像是无主的牛羊一样,会招来无数贪婪目光的垂涎。
一路上不断有人试图抓捕石勒,而他只能不断的逃亡和躲藏。最终他意识到这不是个办法,于是主动找到有恩于自己的郭敬,让他找到门路变卖自己,并在其庇护下免受了许多殴打,顺利地被卖到冀州。
但石勒并不甘心为奴。他先是设法获取了新主人的信任而得到了自由之身,随后投奔了临近官吏放牧的官吏。但不久之后他还是遭到了一伙军人的追捕,幸好附近出现了鹿群吸引了众人的注意,这才让他逃过一劫。
经历过这次劫难后,石勒终于明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想要生存下来,就只能武装自己,做大做强。
于是他召集了十八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号为“十八骑”,开始了落草为寇的盗匪生涯。
五
王衍的日子越来越差。
随着朝廷被八王和贾后轮流控制,众人之间的战事也越来越频繁。洛阳城不断被攻陷,被劫掠,百官们一次又一次的站队或者逃亡。国家的实力在巨大的内耗中迅速衰落,朝廷的声威也在不断减损。
王衍的官位虽然还在高升,但是实际的权力却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一种摆设,以及各路军阀的马屁精。
另一方面,石勒的实力却越来越强。
他先是参加了打着成都王旗号作乱的叛军,随后又转投了自立为汉王的刘渊,在这期间他不断招募亡命之徒,还通过巧取豪夺兼并了许多胡人势力,恩威并济以笼络人心。最终他发展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石勒纵兵于青冀二州之间,杀刺史,坑男女,朝廷的军队也难以与之匹敌。
到了最后,掌权的东海王司马越也不得不率领着军队和百官离开洛阳,名义上是要讨伐石勒,实际上却想要逃离。
此时已经身为太尉的王衍,也在随行之中。
但很快司马越就遭到了皇帝的通缉,他在忧惧之中病死。而石勒也很快包围了这支队伍,并将其击溃,将包括王衍在内的一众王公大臣俘虏。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场座谈会。
六
这是二人真正意义上的首次会面。石勒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很景仰这些文化人。他尊称王衍为“王公”,并向他询问心中的不解。
为什么昔日那繁华得让他目瞪口呆的洛阳城,那强大的朝廷,如今会沦落到这样一番境地呢?
只求苟活的王衍发挥了他往日清谈时的高超口才,为石勒深入剖析了晋朝衰败的种种原因。但说来说去,他演讲的核心内容却只有一个:这都是别人在胡搞瞎搞,与我无关。
难得听到如此高水平演讲的石勒十分高兴,与王衍几乎谈了一整天。这让王衍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这个胡酋与先前攻占洛阳的那些军阀和王爷们一样,只要拍拍马屁说说好话,自己不但性命可保,而且还能够富贵无边。
于是他做了一个最为愚蠢的决定,先是强调自己从小就不愿意参与政事,随后便谄媚地劝说石勒称帝,代替晋朝执掌江山。
石勒先是惊讶,随后是愤怒。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同时受到侮辱的,还有对王衍的尊重。
他生气地说道:
“你名驰四海,身居高位,从年轻时做官一直做到白头,怎么能说不愿意参与政事?破坏天下,就是你的罪过!”
接着就让侍卫将王衍架了出去。
架走王衍之后,石勒转头问身边的人说:
“我行走天下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可留吗?”
手下人认为他是晋朝的三公,终究不会为他们服务,因此建议石勒将这些俘虏全部处决。
石勒同意了这个建议。我觉得他不光因为听信了手下的意见,更多的是对王衍的失望与不耻。作为一个坑杀人无数的军阀,对这些贵族他还是表示出了最后的一点点尊重,没有直接将他们砍杀,而是在夜间推到房屋的墙壁,将他们活埋。
直到死前,王衍才终于悔悟,说道:
“如果当初我们不追求那些虚浮之物,全心全意匡扶天下,又怎么会有今天呢?”
七
王衍的人生,至此终于跌至谷底。而石勒的人生,却从此一飞冲天。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吞王弥,擒苟晞,侵葛陂,灭王浚,最终称霸北方,建立政权史称后赵,并在十一年后登基称帝。
石勒是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刘邦曾经做过亭长,朱元璋曾经行乞,但他们两个人谁也没有体会过作为奴隶被到处驱赶着变卖是种什么滋味。
而王衍呢?表面上看他身败名裂,成为天下笑柄。但回头再看他的那个狡兔三窟的计划,最终却成功了。
就在王衍死后的几个月,汉国大将刘曜率军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两年后又攻破长安俘获晋愍帝,西晋灭亡。而琅琊王司马睿则在南方士族的支持下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晋。
而支持司马睿称帝的主要力量,正是当初被王衍派往南方的族弟王敦。虽然他之后因为叛乱被开棺戮尸,但是族中的另一个人却在东晋的朝堂上举重轻重,他就是王导。
从此以后,琅琊王氏与司马氏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关系,东晋之后这个家族还延续了几百年,直到五代时期才渐渐没落。
石勒又如何呢?在他死后,后赵的权力便被他的侄子石虎夺取,他的后代被赶尽杀绝。而石虎死后,他的儿子也因为夺权大打出手,最终皇权落入冉闵之手,石氏被灭门,成为了历史天空里短暂划过的流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