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
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
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
那么,用石狮子把大门的这种习俗是如何形成的,起源于何时呢?
狮子并非中国本土之物,最早是西域各国将其作为贡品进献于汉章帝。
《后汉书·西域传》就曾记载这一事件:
"章帝章和元年 (公元87年) 安息国遣使献师(狮)、符拔也。"
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罕见的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
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
狮子作为外来物,受到国人厚爱,也与汉朝时佛教东传有关。
西汉末年时,佛教经西域传入内地。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汉哀帝时期,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将《浮屠经》口授于他。
之后,佛教就在社会上层人士之间流传开来。而狮子由于形象威严,也被作为佛教的圣物,被佛教信徒所信仰,许多与佛有关的物品,都以"狮"来命名。例如,佛教中将佛的坐席称为"狮子座"。
狮子的形象,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其威猛、正面的形象也被国人喜爱,并在之后将其融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与此同时,狮子不仅开始被广大百姓所识,也由此开始被人们刻画、并雕刻成威武的建筑装饰品。
石狮子大约是在唐代时已经出现在达官贵人之家的门口,把手门户,以彰显其主人不可侵犯之势。
又因为中国古代万物都要分阴阳和雌雄于是,古人就把石狮子视为吉祥物,自然要分公和母了。
通俗点说不但是从表情上,从它们的前脚所踩物品的不同,也可以区分。
因为古代万物分阴阳和雌雄,古人把石狮子视为吉祥物,自然要分公和母了。
通俗点说不但是从表情上,从它们的前脚所踩物品的不同,也可以区分。

雄石狮子在大门的左侧,脚下所踩之物是一个精致的绣球。

雌石狮子在大门之右,脚下所踩之物是可爱的小狮子。以显示其母性之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