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季羡林的日记里我读到了什么

从季羡林的日记里我读到了什么

作者: 木木Justing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08:36 被阅读0次

      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  季羡林

  《此心安处是吾乡》是季羡林自德国回到祖国、受聘为北大教授,并在北大组件东语系这一时期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的原始材料。

   文题出自苏轼的《定风波》中的一句:“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原为抒发作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胸襟,但在这里作为书名只是取其意而用之,季老在外漂泊数十年几经碾转终于回国,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真正心安的地方只有日夜思念的祖国。

     从文学价值来谈,此书实在一般,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怀疑是不是真的出自季老,但是文章慢慢的进行我也慢慢的从中流水账一般的日记里得到些许感悟,从鸡毛蒜皮的小事里也看到了一个没有光环,如平常人般的季老。

保持规律的生活

      在可见的1946-1947年间日记里,季老工作生活非常规律,晚上休息时间在八点左右,早晨一般在六七点左右起床,每日都会午休,饮食简单,没有大鱼大肉。长时间有规律的生活对个人的自我管理具有强效,还能有效的治疗拖延症。

       作为一个智能时代的现代人深感时间不受控,晚上早早地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得时间就在玩手机的过程中中流逝了,大量的讯息不断更新,各种新鲜消息冲击大脑,这就需要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当断则断的魄力。

读书

     先生爱书,每天起床后季老都会读书,没有工作的时间里也是在图书馆里度过。可惜时值内战、物价飞涨,教授每月的工资也捉襟见肘,往往是遇到想买的书也买不起,又或者为了买书宁愿自己啃干烧饼,这样的嗜书如命倒也是可爱。

     比如1947年10月3日日记里写道:

     这是一条有名的旧书店街,我以前还没来过,我因为钱已经不多了,不想再买书。但一看到书就非买不行,结果又买了两万元的书,旧书真便宜的要命,其实都不够纸钱。他们自己也说,看着书卖出去,心里真痛,不买又没钱吃饭。一直看到两点还没完,我到一个饭馆里吃过午饭,就回来,看了会书。四点到图书馆去看报,忽然看到《益世报》上登了一篇访问我的记录,我于是就到市场去买了份《益世报》不由不到书摊上去看了趟,结果又买了一本。决意十天不上馆子,只啃干烧饼。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人生,就是一段路,或长或短,或弯或直。要么,让身体硬朗地行走,要么,让灵魂高贵地云游。你能触及的,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是一种阅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汲取的人生养料总是更轻而易举却也更不易珍惜。

坚持写日记

     虽然流水账般的记录生活,但却是一天不少,每天描述着自己日常生活的点滴,一年如一日。我也有每天写睡前日记的习惯,但是却不能做到日日坚持,也会有偶尔偷懒的时候,也会纠结于流水账般的记录是否真的有意义。

      看过名人日记后也突然间明白,我们都需要一种提醒来激发回忆,日记是最好的工具,他不会让你漏掉生活里的每一天。其实重要的你每天的生活不是虚度的,日记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让时间显得更珍贵,让生命得到充实的形式,你的时间在记录里看见,而且在不断记录的过程中你也在思考着,回忆和反省着。

       Cesar做过一个TED演讲,他做了一件让时间看得见的事情,连续一年,用手机视频记录生活中的一秒钟,当他把这一年的视频串接到一起,生活片段便也连接到了一起。一年365天,每天一秒钟,总共365秒,6.083分钟,所有生活的痕迹,开心的、失落的、美好的、幸福的都在这短短的6分钟里。

同性相吸

     有一个这样的理论,你周围的人是什么样子的,那么他们的平均值就是你。民国末年的文化名人大概都是相识的,季老日常相交的是阴法鲁、沈从文、陈寅恪等人,相似的人总是会相互吸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思维模式在同一频道的人,才能达到沟通的高潮。同样一个人,不同的人聊,有的人只能聊聊天气,有的人却能聊到灵魂深处,那些聊天气的,聊聊也就过了。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相关文章

  • 从季羡林的日记里我读到了什么

    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

  • 柠檬水

    为什么季羡林在日记里天天喝柠檬水呢

  • 我读季羡林

    今日,偶得季羡林爷爷耄耋之年所作关于“读书、治学、写作”一书。 读罢!千言万语汇聚胸口,因词藻匮乏却止于嘴边,只化...

  • 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

    1.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季羡林《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 2.人老也就罢了,何苦成精?...

  • 我从鸡汤里读到了什么

    最近,我听一个同学演讲,她说,少读一些鸡汤,多读一些书。当时听到她说完以后,我就浑身一怔,其实我自己就挺爱读鸡汤的...

  • 从音乐里,我听到了什么

    听完了一天了课程,身体有点乏累,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躺上床,随手打开了轻音乐电台。最近不太爱听流行歌曲,感觉有点太浓...

  • 我从‘得到’里得到了什么

    2016年10月的一天偶然发现了‘得到’, 这也许是今年最幸运的事情之一了, 订阅了超级个体,加入了学习小组, 每...

  • 读季羡林《听雨》

    读季羡林《听雨》 文/椰子树 今天,有幸读到季羡林...

  • 今夜我们都是什么人?

    季羡林晚年曾写道,他什么都不怕了,是真的吗?如果我读的《牛棚杂记》是真的,我还是感觉到了他的顾虑,算作是另一种意义...

  • 小数据学习

    近几日,偶然发现一种著作类别——日记,发酵两日,便觉自己无法自拔。从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胡适的《胡适留学日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季羡林的日记里我读到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im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