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哪些特质?

重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哪些特质?

作者: 鼎立潮头 | 来源:发表于2018-06-20 23:10 被阅读0次

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近年来备受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冠以不同的称谓,如英国谓之创意产业、美国谓之版权产业和娱乐产业、日韩谓之内容产业、中国谓之文化产业,国内各地区又有不同的叫法,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三种。对文化创意产业如此众多的称谓也凸显了该产业的复杂性。

文化产业是一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机制,是一系列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商业和技术实践的混合物(贾斯汀·奥康诺,2013)。北京早在2006年开始就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文化创意产业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3326.6亿元,对GDP的贡献达到了14%,已经成为北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对于有志于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业或工作的人来说,需要深入了解该产业的特点,那么,与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主的传统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哪些特殊属性呢?

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古老的活动,是人类面对复杂的不可预知的生存环境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古代的宗教、祭祀、占卜就承担此精神慰藉功能。随着人类剩余产品的出现及阶级的产生,文化活动也成为一种阶层划分的工具或身份的标识,文化活动开始成为少数人的生活方式,如贵族的服饰、礼仪、消费用品、艺术活动等。进入现代社会,文化开始由小众走向大众,文化产业由此产生,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如网络文学、视频直播、网络游戏等,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引擎。

那么,与传统产业着重于物质产品的生产相比,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精神产品的生产,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价值追求看,文化创意产业更注重满足人类的内在价值需求,着重于精神层次需求的满足,而传统工农业更注重物质产品的生产,注重产品的有用性,旨在满足人类的外在工具性价值需求。价值追求的指向性是区分文化产业和非文化产业的重要指标。文化产业直指人类内在价值需求,非文化产业则指向人类外在价值需求。文化创意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则瞄准了人类高层次的需要,如追求自由、尊严、情爱、创造、自我实现,重于满足人类自身的内在价值需要。

(2)从产品形态看,文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为无形产品,如一部文学作品、一幅画、一首歌、一台演出、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一款游戏、一个设计等。而传统的工业、农业产品的生产都表现为有形产品,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产品的无形性,更加强调创新创意的价值,这时就需要对该产业的知识产权价值给予严格保护,保护原创者的创作热情,唯有此,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健康发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文化产品的复制和IP授权给予严格的控制。

(3)从产业组织方式看,文化产业具有管理复杂性特征。文化产业的价值形成包括三个阶段:文化创意生成——文化产品生产——文化消费。这三个阶段的组织方式明显不同,对管理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创意生成阶段,项目小组是常见的组织方式,管理当局对项目小组给予宽松的环境、更多的自由度、优渥的物质条件;在产品生产阶段,要求具有高度工业化科技化、高效的流程化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保证文化作品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消费体验阶段,则需要文化企业具有较强的渠道整合和品牌策划与营销能力。这三个阶段的能力可以为一个文化复合体企业所有,也可以为多个企业共同完成产业链各环节,由此形成文化产业组织生态化。因此,对创作投入的从宽控制和对复制发行的从严控制结合起来是文化生产最独特的组织形式。

(4)从产业风险看,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市场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文化产品一旦生产出来进入文化消费市场,受众对文化产品的使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加之互联网时代评价机制公开化,更增加了文化产品的风险。为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文化企业采取了一些解决办法,如通过生产大量作品以平衡失败作品和畅销作品,以出版社和电影公司最为典型;通过集中、整合与品牌等方式实现控制产业环节,文化产业领域的并购案例常出于此目的;通过渠道控制、广告限制和版权保护等手段制造资源稀缺性,制造稀缺性才能为文化企业带来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通过明星制、类型化和系列化等手段制造品牌效应。

 由此可见,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对知识产权实施严格的保护、对复制发行环节的控制能力以及企业对于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管理能力成为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关文章

  • 重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哪些特质?

    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近年来备受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的重视,并冠以...

  • 推进苏区文化产业化、推动红色产品生活化

    (企业文化培训资料) 推进苏区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文化内涵与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在文...

  • 箱帮信报箱亮相文博会

    2018年10月25日北京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今日上午正式开幕,同时“文化创意产业重...

  • 模仿与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和难题

    模仿与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和难题 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从概念上界定就已经足够体现了创意在...

  • 第六章(1).md

    文化产业: 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

  • 有关“文化产业链”的思考(1)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 盘子女人坊古...

  • 文化产业和金融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 国家统计局将以...

  • 大审美经济与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最终的目的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创意产业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

  • 文化创意产业园专题研究(一)

    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义 国内外至今尚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统一界定。在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诠释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

  • 北京市创意产业新政:游戏将成为发展重点

    游戏产业网消息,为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进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哪些特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jf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