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日声明。
地点:
庐山
类别:
政治
蒋介石在演讲 图源:维基百科
7月17日,蒋介石面对庐山谈话会的全体代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资料来源:江西档案信息网
说明:本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7月16日的上篇讲述“庐山谈话会”召开的背景与经过(见《历史上的今天 · 7月16日 · 庐山谈话会与〈抗日声明〉发表始末(上)》)。7月17日的下篇讲述“庐山抗日声明”发表过程与影响。分成两篇不仅因为内容较多,谈话会与抗日声明本就是两个强相关但又相互独立的事件。
引子
九江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浔阳江畔、牯岭镇上发生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哪一个事件影响力最大?哪一天必然永载史册?如果只能选一个日子,那就只能是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图书馆发表了抗日声明。中国自1840年以来尽受外国列强欺辱,终于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以全国人民的名义,对侵略者说不!
严格地说,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17日,是中国政府动员全体人民的抗日战争的开始,这就是为什么,这一天将会永载史册。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抗日声明发表于庐山图书馆,本文题图那张是蒋介石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我们可以想象,蒋介石一身戎装,腰杆笔直,挥舞着拳头,面对麦克风吼出大家也听不太明白的宁波话。他的面前是列队整齐的军官,表情严肃的社会贤达,还有一大堆举着相机等大新闻的记者。演讲结束,群众们欢呼鼓掌,群情激愤,准备下山找小鬼子开刀。
蒋介石在发表演讲 图源:搜狐网
这是电影看多了,真实的历史中很少有这种情形发生。上图是题图的原图,发现差异了么?维基百科中的照片是被P过的,后面的陈矮子(陈诚)不见了,房顶的裂纹也消失了。再来看这座讲台,各位如果到庐山旅游,一定会去民国三大建筑参观,请找找看,在哪个位置能拍出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不是在牯岭拍的,拍摄时间也不是7月17日。庐山抗日声明发表的过程,绝非如本文概述中抄录的那样。虽然几乎所有文章都是这么写的,但笔者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它们都是错的。甚至,抗日声明的发布日期,严格地说并不是7月17日,而是三天后。
本文就来为您讲述那段真实的历史。
声明的背景
七七事变后,战事的升级以及中日两国之间的对抗有个发展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彼时的南京政府对华北军政的管辖能力并不强,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是地方军阀,长期与日本人暗通款曲。七七事变后,宋哲元一方面阻止中央军北上,在蒋介石严令抵抗的情况下,仍与日本人私下媾和。毕竟是军阀,丢了地盘什么都没了,直到明确了中央态度后,宋哲元才下定了抗日的决心。
庐山谈话会会场(现代复原) 笔者摄于2021年8月
另一方面,日本不仅在外交上态度极为强硬,并不断增兵,摆明了要吞并华北。和平努力宣告失败后,国民政府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7月13日,蒋介石以陆海空军总司令名义号令全军,准备抗战。之后他考虑再三,决定发表公开声明,以中国政府的名义,旗帜鲜明地向全国人民、日本政府和全世界表明抗战到底的决心,同时,也是向犹疑不决的华北军政府表明态度。而庐山谈话会(详见上篇介绍)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与场所。
1937年7月16日,庐山谈话会的接风会在庐山图书馆会议室召开,在全国知识界、职业界领袖们的关注与期盼下,蒋介石未做发言。当天晚些时候,蒋介石召见幕僚,要求撰写一篇“告民众书”,并口授大意,按蒋的旨意,所谓的“告民众书”,实为“对日宣言”。当夜,文稿拟成。
《抗日声明》的宣讲
1937年7月17日上午,庐山谈话会举行正式会议。会上汪精卫先向近200位与会代表汇报了国民政府近年来的外交情况,尔后由蒋介石代表国民党政府作了长篇演讲。
召开庐山谈话会庐山图书馆,照片左侧建筑为会议室 笔者摄于2021年8月
这段演讲,后来被称为《庐山谈话会第二次共同谈话席上蒋委员长致词》,全文约3000余字,分为几个部分:
1. 说明政府在卢沟桥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了军事行动,派兵前往河北。蒋介石明确表示华北地方政府不能解决卢沟桥事件,也无权与日本人单独媾和,他特别强调国家到了现在,再不能失掉一寸土地,政府“决不容许那一个人(宋哲元)有丝毫丧权辱国的行为。”
2. 国家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北平不守,华北就会成为东北,下一个就是南京,就是全中国。因此,卢沟桥事件不仅是关系华北存亡的事情,而是关系整个中国生死存亡的问题。
3. 宣示政府的立场,“不是求战,而是应战”,政府不拒绝与日本人谈判,但不能超过最后限度。政府的最后限度,是不能再签订妥协卖国的协议,决不允许华北脱离中央而成立伪政权。
蒋介石最后表示,如果战事扩大,必定决心拼战到底,战事既开,就再无求和的道理,除非全中国人民被杀尽,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也都打光,否则决不罢休!
这就是7月17日“最后关头”的演说。蒋介石的演讲,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大家群情激动,纷纷发言,强烈支持中央决议。有人回忆,那一时间,觉得牯岭的风云都变了颜色。
阅读这份讲话就会发现,“最后关头”的演说与“抗日声明”差距很大,因为讲稿是通宵临时草拟的,所宣讲的对象仅为与会人员。可以说,这就是个内部讲话。
庐山谈话会会场(现代复原) 笔者摄于2021年8月
再来回到本篇开始,请问:会议室只有这么大,蒋介石在哪里讲话才能拍摄出那张照片,后面还站着戎装的陈诚?他所能发表讲话的位置,一个是主席台,一个是他的座席,在上图的左侧靠窗户的那张横桌(前一张照片更清楚)。
会不会蒋介石在这里发表讲话后,又出门在露天发表了演讲?并没有。
《抗日声明》的发表
蒋介石未再参加庐山谈话会。第一期庐山谈话会于19日结束,比预定日期提前了5天。第二期庐山谈话会于7月28日~29日举行,仅进行了2天。因战事已紧,原计划的第三期庐山谈话会被取消。
7月17日下午,蒋介石会见了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举行了第四次国共会谈。本次会谈的内容双方都未向外公布,但这次会谈是五次会谈中最重要的一次,双方确定了合作框架及主要细节,笔者以为,正是这次谈判中我党所表现的合作的诚意和对国府领导抗战的支持,以及谈话会上知识界对他讲话的全力支持,才促使蒋介石下定了全面抗战的决心。
18日,南京方面报告,外交部与日方已无周旋余地,日方态度相当蛮横。蒋介石决定,将会议演讲稿进行大幅度修订后公开发表。几经斟酌后,他未采用《告全国人民书》的公告形式,而是以庐山谈话会的讲词形式发布。19日,中日在南京的谈判濒于破裂,双方都不肯让步。蒋介石认为已经到了宣示政府立场的时机,决定不再有所顾虑,指示当晚将文稿电传各家报社。
20日,全国各大报纸刊出中央社19日发自牯岭的专电,题为《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这才是“庐山抗日声明”的正式发布。当日,蒋介石离开庐山赴南京,开始了全面抗战的准备工作。17日~20之间,蒋介石未召开记者招待会。
《申报》1937年7月20日
与17日的讲话相比,声明缩减到1700字,其要旨如下:
1. 卢沟桥事件不仅是中国存亡问题,亦且为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
2. 中国外交政策,原在求和平共存,但到最后关头,只有全力抗战。
3. 卢沟桥事件,实为对方一贯之阴谋,能否结束,即是最后关头境界。
4. 万一逼到最后关头,我们是应战而非求战,战端一开,必须拼全民族生命,以求最后胜利。
5. 说明政府对于解决卢沟桥事件之基本立场。
6. 当此安危绝续之交,惟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以达成吾人守土抗战之责任。
总结
将以上要旨与17日的谈话相比可以看出,两者的主旨虽然相同,但内容差异较大,这种差异正是三天内反复斟酌游移的结果。“庐山抗日声明”的发布过程可总结如下:7月17日在谈话会上的讲话,是声明的初稿,其后几经修改,直到中日和谈破裂,声明才被正式发布。从中也可以看出,蒋介石在此期间从彷徨到无奈的奋起,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敢正式对日宣战,仍在企盼和谈。
无论如何,“庐山抗日声明”表明了底线,这是以前从未有过且必须肯定的。声明虽然未能以“告全国同胞书”的形式发表,但它的发布是抗日战争史和中国近代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拥护,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各个党派都对声明给予极高的评价,并表示服从中央统一领导,团结一心,抗战到底。
图源:中正文教基金会副本
如今,“庐山抗日声明”中最著名的一段,被镌刻在庐山抗日纪念馆(原庐山图书馆)的入口处,这一段也是近代反法西斯战争中最著名的政府宣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这一段话,激励着全国人民在其后的八年抗战中,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中华民族不被奴役,抗争到底。
1937年7月17日,是九江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日子,震撼世界的抗日的号角在这里吹响,中国人民伟大的全民抗战,在庐山拉开了序幕。
最后说说那张照片的来历,它拍摄于1937年7月18日,在谈话会的第二天。那天蒋介石下山到海会寺,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毕业典礼(见《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18日 · 第二黄埔——庐山军官训练团》)。典礼上他动员军人们准备抗战,但并未发表抗日宣言。
补充说明:本篇同步发表于《九江日报》7月17日周末版,由于版面限制,笔者将接近7000字的两篇压缩成5000字,并做了一些调整。有兴趣的读者可在“掌中九江”app里阅读本篇的另一个版本。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