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欧姆社学习漫画——量子力学》
- 作者:石川宪二(日本)
- 类型:科普漫画
- 首版时间:2010年
- 开始阅读时间:2018.6.25
结束阅读时间:2018.6.29
历时:四天
这是本漫画,没想到吧,我居然会看漫画!资源是在百度贴吧找的,这也是我在kindle上看的第一本漫画,效果还不错,就是有几页没显示出来,应该是他们在制作mobi的时候出现了点问题。
《欧姆社学习漫画》是一个系列,我总共下载了31本,从数学到物理到生物再到电力电器,涉及到很多方面。我先传了一部量子力学到kindle里试看,刚开始觉得他们只是个画漫画的,肯定没有多少深厚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应该只是浅显的介绍下而已,但是看完后觉得真的很不错。
作者石川宪二是一个曾经想成为物理学家的漫画家,这部漫画是他著,但不是他绘制(其实我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著”是只写剧本吗?)。为了保证内容的可靠性,他们请了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物理学名誉教授川端 洁监修。而且漫画中居然出现了很多公式,最后甚至还有薛定谔方程的证明!当然,我肯定是看不懂的。
这种漫画是没什么情节可言的,但是我不可能什么都不写,我就总结下漫画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吧。
知识点总结
-
如果将一个布丁不停的分割下去,最终它不再具有布丁的味道,比如水分子,氢原子,实际上也失去了原有物质的本来特性。我以前似乎没仔细想过。
-
基本粒子和量子的区别
基本粒子是物理上存在的最小单位的微粒。与此相比,量子原本只是概念上的存在,“大脑中想象出来的假定的单位量”是它的开始。草率点儿说的话,也就是基本粒子是现实中的最小单位, 而量子是假想的基本单位。随着研究的发展,基本粒子的名称由原子变成了更加小的微粒,量子的实际存在也得到了确定。
-
阿喀琉斯(Achilles,又译阿基里斯、阿基琉斯、阿奇里斯)追不上乌龟
这里的阿基里斯就是在大学语文《荷马史诗》中学的“阿喀琉斯之踵”的那个阿喀琉斯
- 有部小电影《Powers of ten》,我以前好像看过,镜头不断放大然后缩小,展示宇宙以及原子,很震撼。
-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对“火、水、土、空气”四元素构成万物的理念提出质疑。他认为将物质不断分割,最后应该是变成各种各样的微笑颗粒,将这些微笑颗粒组合就能构成世间万物,而且微小颗粒的运动可以产生化学反应。
-
18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做出了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的实验,发现质量守恒法则。1789年拉瓦锡将发现的33种元素公布于世(但其中有光和热元素)。
-
利用拉瓦锡的成果,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 1869年发现的元素数量增加到64个,此时出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率。
-
可以观察原子的显微镜
-
汤姆逊的原子模型(西瓜模型)
-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用α射线(氦的原子核,两个质子+两个中子,可看成带有正电荷的颗粒)轰击金箔然后观察散射情况。8000个粒子中有一个反射了回来,因为撞上了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于是提出卢瑟福原子模型。
- 原子模型和太阳系模型是完全不同的。原因是小的天体会由于引力而坠落到恒星中,而从未有过电子会坠落到原子核中。如果电子撞向原子核,会使原子失去原有的构造而发生衰变。
- 尼尔斯·波尔是丹麦的物理学家,建立了歌本哈斯学派,形成了量子力学的一大潮流。被称为“量子力学之父”。
-
普朗克函数
普朗克被称为“量子论之父”
- 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电子是波”的理论,这样可以避免“电子是否会撞上原子核”的问题。
-
1926年薛定谔发布薛定谔方程式,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式之一。
-
海森堡的运动方程式
-
双缝实验
-
不确定性原理
-
保罗·狄拉克(1902~1984)在1928年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四年后在宇宙线中发现正电子。人们之后陆续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两个撞一下就消失了,然后变成了能量,牛掰啊!
-
阿喀琉斯与乌龟的解释
-
美国物理学家埃弗雷特(1930-1982)提出平行宇宙的概念
- 能量、物质、时间,都是由量子构成的,是不连续的
-
在半导体制造行业,当材料小、薄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考虑量子隧穿效应,这个大学物理老师跟我们说过。
整部漫画中出现了无数物理学家的名字,却只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写在后面
这确实是部很不错的漫画,很用心,让我看到了日本人严谨认真的态度,接下来准备看数学篇的微积分部分。
上面的图片是我从下载的pdf中截的,相当于又翻了一遍漫画。现在快到凌晨一点了,今天写了两篇读书笔记,花费了很长时间,我不太确定这么做到底有没有价值。毕竟,漫画中的出现的公式,我几乎一个都不会,对量子力学虽然感兴趣,但仍只停留在主观意识的理解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