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鸿祎的《超越好奇》,超越我们自己的好奇!
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后,我们就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我们和灵长目动物有三个相同的基本驱动力:食物、性和庇护所。然而,人类却拥有第四个驱动力“好奇心”。
好奇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我们一出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周遭的一切都想去探寻一番。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宝宝喜欢这摸摸、那尝尝的原因。这也使得我们不断地学习,进步,成长。
《超越好奇》这本书是范海涛给周鸿祎写的一本自传书,从出生到现在、从创业到守业都有所涉猎,而我唯独喜爱3Q大战那一段。
从这次程前周鸿祎互怼事件发生开始,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就连这本去年的出版的《超越好奇》也跟着火了一把,一下冲上了热搜榜。
我们好奇为什么周鸿祎的认知能吊打程前,是什么样的生活造就了一个具有高度认知水平的人。我们会希望去了解周鸿祎的私生活,但我们不必指望真正了解这个人的私生活真相。
因为,我们不可能真的了解这个人的真实生活,就像我们也不可能指望了解一场战役的真相一样。
当然,读这种书不能像读一般的历史书一样,我们必须了解作者可能会有偏见——这是作者希望我们能用这样的想法来看书中的主角,这也是他的朋友希望世人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
我们希望作者是正确的,是了解事实的。我们最希望的是能超越另一个时空,看到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人是好奇的动物,尤其是对另一个人特别的好奇。
没有人能反驳你的时候,你可能会掩盖事实,或夸大事实,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每个人都有些不愿意张扬的秘密,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些幻想,而且不太可能承认这些幻想是错误的。
无论如何,虽然不太可能写一本真实的自传,但也不太可能整本书中都是谎言。就像没有人能撒谎撒得天衣无缝,即使作者想要掩盖一些事实,自传还是会告诉我们一些有关作者的真面目。
蒙田说过:“并不是我在塑造我的作品,而是我的作品在塑造我。一本书与作者是合而为一的,与自我密切相关,也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他还说:“任何人都能从我的书中认识我,也从我身上认识我的书。”
我们只能说:传记,就跟历史一样,可能会导引出某个实际的、良心的行动。
传记是有启发性的。
那是生命的故事,通常是成功者一生的故事——也可以当作我们生活的指引。
希望我们能从《超越好奇》这本书中得到一些指引,超越我们自己的好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