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葭湄
——
今日读书,一是读微信文章一篇:
文章说孩子的纯阳之体,小孩子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小孩子肝气比较旺盛,肝对应的五行属木,对应的季节是春天。小孩子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小孩子的元气一直处于封藏的状态,没有泄露,所以元气很足。阳是动的力量,所以小孩子好动。
于是我联想到:老人变懒是阳气衰退吧?
同时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喜静不喜动的孩子是从小就阳气不足吗?”
文章还说:小孩子养生有一句话流行了千年,宝妈们只要记住了这一句话就可以了: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这句话我倒是从前早就听说过并很认同的,同事儿子小时候得哮喘时我说她不能把儿子包得满脸通红的。而我儿子小时也曾得了哮喘,我公公对我婆婆说:“光屁股的小孩不会得哮喘”,后来按公公说的办,再到医院就疹,儿子哮喘病很快就恢复了,我深深体会到小孩须三分饥和寒这句话的正确。
文章又说到“输液和抗生素滥用摧毁了孩子的免疫系统”,这句话现在已普遍为大众接受了。
文章中还有一句话:“牛奶是小偷,冷饮是帮凶,慢慢蚕食孩子的阳气,牛奶到底能不能喝?能喝。只能偶尔为之。切不可把牛奶当做每天必喝的保健品,更不能把牛奶当做饭来吃。"
这句话我是第一次听到,我把这句话发给儿子看,他看后哈哈大笑。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的,但也许没人会接受吧?
但我是接受的,中医说牛奶属于寒性。
牛奶为牛的乳汁,中医认为乳汁为血所化生,气为阳,血属阴,所以牛奶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所以牛奶属寒性。
从其功效来说,牛奶具有甘凉滋润、生津润肠、补益脾胃等功效,甘凉能够清热,凉又表示寒冷,所以牛奶多属寒性。
从临床应用来说,牛奶适用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者、肠燥便秘者以及干燥综合征、糖尿病患者等。一般甘凉滋润之品治疗燥证,所以说牛奶多偏于寒性。
从禁忌证来说,脾胃虚寒、久泻便溏者不宜食用,因为牛奶服用后容易伤阳气,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寒凉之品容易伤及人体阳气,所以多考虑牛奶偏于寒性。
建议:任何事情应一分为二来看待,牛奶性微寒,服用时可适当加热,以缓解寒凉之性或者结合自身体质合理使用。
——
今天读书,二是在喜马拉雅读杨绛语录:人生除了生死,其它都是擦伤。
有的网友说听了这句话受到很大的鼓励。
有的网友却说:“其实今生的现实你一生都无法驾驭得了,来了这趟的人生一生你是失败的,这生已不多时,你不甘心,才留下这么多伤感,忧伤的词句。”
我不认为杨绛先生这句话是伤感忧伤的无助的人生终极之语。
我觉得杨绛先生仿佛站在高处,看着这大千世界,象导师般说了这句话。
我仿佛看到大千世界里为情所困、为物所扰的人们听到这句话,都停下纷争,放下气馁,我仿佛觉得大家的心平静了许多。
我觉得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是正能量的,不是忧伤的伤感之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