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No.010 - 2017年末回顾(观念篇)

No.010 - 2017年末回顾(观念篇)

作者: Tim在践行 | 来源:发表于2017-12-30 03:37 被阅读0次

    大约在三年前开始看罗辑思维的节目,那会跟朋友开玩笑的说,冥冥中觉得,罗辑思维会成为自己打开世界的另一扇窗口。之后,从罗辑思维到得到,从一个罗胖子到各路大神各种思想,心理暗示也好,自证预言也罢,惊喜地发现,的确借由得到各位老师的眼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第一性原则 + 跨学科思维系统

    这是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基本思维方法。

    第一性原则
    Elon Musk - 面对任何问题,要回溯到其物理层面的根本,这能帮助我们扩展思考的深度,避免被其他非本质因素或他人观点所影响。

    跨学科思维系统
    查理·芒格老先生- 解决一个问题,不拘泥于问题所在领域内的知识,而且也要调用其他领域的知识,这能帮忙我吗扩展思维的广度,得到意想不到的解决性方案。

    这两个方法实际上要做的好非常不容易。虽然一开始可能无法用的特别好,但只要坚持积累和锻炼,这两个武器就会显示对解决更长时间内的更广泛的问题的威力。

    譬如学习到的各种关于人性的理论,让自己有了一个新的“人”的视角。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可能是千变万化的,但背后的人性基础大体不变,从涉及当事人的利益出发,从人的各种行为模式出发,解决问题的能力便能有所提升。

    2.建立自己的原则

    国庆期间,万维刚老师分享了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的新书《Principle》。Ray Dalio在书中讲述了他至今为止的整个人生历程,以及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项原则。

    Ray Dali对世事不仅能坚持一种极端开放的理性的思考态度,并且还能对其进行公开和真诚的记录,简直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直白的,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有种求监督求单挑的意味。

    这对自己的启示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要加深对问题思考的深度,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法;第二是要忠诚的记录和评判这些方法,之后每每再遇上类似的问题,就不是从零开始,而且在一个已有体系中加快自己的处理效率。

    生活中,经常因为时间紧迫,于是采取“这次就先这么做了”的应付模式。由于没有深入思考,并不知道这次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否是最优的选择。于是,下一次出现同样的问题时,又陷入迷糊不清的思考状态,弄不清楚究竟这样做好,还是那样做好。

    当然这样的反应模式也是来自人类历史进化的惯性,为求生存总是先就目前情况有个判断,快速采取行动。深入的理想思考与反思,是要打破已有模式惯性,慢慢培养的。这也引出下面的第三个重要学习心得。

    3.学会“观照” - 你的想法 vs 你自己

    很多时候,学习到了思维,学习到了执行的方法,却依然做不好,依然与各路大神们有无限大的差距,很容易便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觉得自己执行能力太差,觉得重度拖延症患者等等等。这种时候,便需要用到“观照”这个技术。

    即当脑海里有各种纷繁的想法或强烈的情绪时,强制自己与它们保持距离,先观察这些想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它们是客观的公正的,或者可能只是一时的应激反应,无需太过在意。

    能将“我自己”与“我的想法”区分开来,是自控力的一项重要提升,而且有各种正面的影响力。

    自己实践中觉得获利最大的两个方面是:第一,不因不可避免的坏情绪而为难自己。

    譬如生活中总难避免遇到特别不合理的人,一言可能就激发起本能的负面反应。任由情绪主导,很容易落得和对方”一般见识“的冲突场面,事后还懊恼本来自己不是这样的。

    反之,如果当下就能“观照”到自己目前激动的情绪(一股气涌上心头,脑袋发涨,嗓门提升等等)只是一种应激反应,那就能明白现在要做的是平静情绪,理性分析情况找出应对方案,而不是与对方置气。

    第二,越多“观照”的练习,你会越了解自己;能看到不足,也会关注到进步。对自己足够的正确公正的认识,能够提高情绪的稳定性,也提升执行能力。

    李笑来老师在《与时间做朋友》的书中提到过Deadline现象:一开始总是觉得一切都好,但到了最后几天才发现并不好,于是情绪陷入奔溃,万念俱灰。破解的办法,一是一开始要对自己的起点有正确的认识,二是针对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

    这几乎是完成一切任务的通用方法,而这过程中持续的“观照”自己的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来说,如果一开始在一个项目中的起点低,就要设立小一点的目标,而且要从内心接受这种小一点的而持续改进的计划是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做了几天之后看到身边牛人突飞的进步就开始焦躁不安,或者沮丧不想继续。

    “观照”就像生命驾驶进程中的一个平衡仪,不管你要去何方,如何规划路线,它都能帮你保持一个更加稳定的行车状态。

    4.多关注自己,而非他人

    这可能也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个领悟,由来的过程也有点奇妙。在听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里提到一个观点:人最宝贵的是注意力。那么你的注意力当然也要花费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自己的成长上。与此无关的,都不重要(自己加的)。

    放诸实践,却惊奇的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甚至一天当中发生在你身边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属于与自我成长无关的,不重要的事情,不应该放太多的注意力。

    举自己工作中的例子,曾经有一度很纠结于下属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够严谨细致,在布置工作时候总先习惯性地说一遍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或者在下属执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一丁点不对劲就马上出手帮助。当然后来也发现这种做法不可取,每个人都应该承担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团队才能长久发展。

    但从成长的角度来看,你已有的方法,等于已经是你现有的水平了,让别人再重复实践,也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重复,并无提高。自己应该思考的,不是执行层面上的完善,而是业务发展层面上的变化与拓展。

    自己生活中也有一些行为习惯,适用于此道理。譬如,发现周围很多人总与各类生活服务人员置气,包括打车师傅,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等。但自己一般很少与对方起矛盾冲突:如果遇到打车师傅拒载就马上重新打,遇到外卖不能及时送到就做点其他事情,快递小哥找不到路就问好对方定位快速解释等灯。

    还有最近取消了朋友圈更新提示,但对于关系近的朋友会手动去看看近况。团队里有个小朋友对我这种做法不以为然,说这样生活少了多少乐趣和八卦呀。自己当时也认真想了一秒,但真心觉得别人的娱乐八卦于自己并无太大意义。

    总的来说,只有一面之缘或者那些根本不喜欢的人,不值得花费心力

    5.你做的工作并没有那么了不起

    这也是今年来给自己最大暴击的一个观点,原始出处来自吴军老师第二季专栏里的《一生的五件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当时文章的主要观点,只是用来解释说其实生活和工作时可以平衡的,不应该因为工作就忽略家庭和个人生活,因为大部分人的工作并不是无可替代的,也并不是紧迫到要拯救世界的水平。

    一开始对这个观点是有些抗拒的,似乎否定了大部分人工作中的努力。但马上就感到了释然,的确自己的工作并没有独特到不可替代,并不是缺了你一个人就不运转了。要反向思考,有什么事情是缺了你就不运转的,要能够创造出独特的价值才是终极的目标。

    因为有了这层想法,最近的工作开始变的比较轻松,很多事务都放权地交给同事和下属,虽然也有大大小小问题,但依然在向前推进中。

    不深陷入具体事物,拉开了距离观察,能看到保有现有不同业务的各种不同成本投入情况,也更能关注开展新业务需要的资源支持。总的来说,对现有工作也有了更加全盘化视角的认识。

    当然作为Elon Musk的粉丝,对于伟大的事情还是有一定的个人趣味。人生漫漫,至少要拥有一个小梦想,说不定哪一天就实现了呢。


    以上便是自己对于2018年观念上变化的一些总结。最后送上Elon Musk的圣诞祝福(同样适用于新年):
    我的朋友、粉丝、同志和对手,还有长期和短期的投资者们,愿你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激动人心,像我们一样,对未来雄心勃勃、满怀希望。 ——埃隆

    elon musk - christmas.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010 - 2017年末回顾(观念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sm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