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效率手册营的复盘中,我提出了自己的卡点:每天早上写计划的时候,雄心勃勃的将一天的日程排的满满的,但一到睡前,发现至少一半任务都完不成,于是就摆烂了,没按要求写总结笔记评估自己的时间。然后第二天又重复第一天的行为,只写日程安排,没写总结笔记。
吴瑞老师指出了我的卡点:时间管理本来就是计划—实施—总结—评估—再计划的一个闭环过程,我这样的做法就只是列计划清单,不是时间管理。
老师说,总结的目的就是分析完不成的原因,然后再对第二天的日程做调整。刚开始写效率手册时,一定要给每天的时间留白40%,以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且写效率手册的任务,是自己跟自己比,看今天所做的同一件事,所用的时间是否比昨天减少,而不是跟小伙伴比,存在“别人能完成,我也就能完成”的心理,结果因为经常没完成计划,而失去了写效率手册的动力。
老师说的解开了我的困惑,我确实存在跟别人比的心理,心想别的小伙伴学的课程都比我多,而且还要带孩子,而我除了上班、跑步就是学习,她们能完成的,我当然能完成。结果,因为每次都完不成,我就没有写总结笔记的信心了,没有形成一个闭环。
这三个月来,效率手册在我这儿变成了计划清单,知道单点突破的五个步骤而做不到,我这学习力,服了。
听了老师的解惑后,我决定减少我每天的清单任务,通过总结笔记评估哪些任务可以提高时间效率。
通过不断的总结和评估,将自己的时间管理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