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开篇便道——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倍加重视,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可见,备战、防敌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这也就是兵书《司马法》中所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既不可好战,如点燃二战战火的希特勒;亦不可忘战,如文恬武嬉的两宋末代君臣。
战国七雄的齐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乃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其中,田氏虽代姜而立,但东方大国的地位并无多少变化。可末代齐王田建在位四十余年,满足于“事秦谨,与诸侯信”,坐看秦吞并五国,以为这样可保全国家,最终在秦大军压境之机,束手就缚。
唐玄宗统治后期,“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穷奢极欲,“承平日久,毁戈牧马,罢将销兵,国不知备,民不知战”,军备废弛。最终安禄山于范阳,举叛旗,挥兵而进,玄宗弃国而奔,仓惶逃往蜀地,待到七年的平叛之战落下帷幕,唐王朝元气大伤,走向衰落。
孙子已去千年,然一句“国之大事,不可不察”,当还能流传千年而不没。
网友评论